一、摩托车车架号在哪
摩托车车架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2018/1/19上午修改。
2020修改,我之前是不是喝了假酒 双翼梁车架特点待我查完资料后更新。
--------------
双翼梁式车架
是现在最为普遍和主流的跑车车架,双翼梁式车架。
![](https://pic4.zhimg.com/v2-c32c2d4db48e9464b735d2a36d9b77b9_b.jpg)
钢管编织式车架
为了能够更轻便但又不减少刚性,于是又发明了钢管编织式车架,这种车架是目前所有车架结构里面最高级,最轻便也是性能最好的一种,通过很多的钢管进行焊接在一起,形成很多小的三角结构,众所周知三角结构是最稳定的结构,抗变形的能力也非常好,而且抛弃了又厚又大的金属板,能够节省不少重量。玩的最好的就是KTM了...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这么多焊点,焊接起来又复杂,成本又高,而且对钢管的强度要求也很大。
![](https://pic1.zhimg.com/v2-2efd39941e42d0bce82b3335732a075e_b.jpg)
还有呢,就是最传统的车架了
单脊梁式车架
这种车架应该说是最简单,最通用的车架结构。大家在马路上看到的各种国产机车、摩的包括一些合资品牌的型号都在使用,说起来,地平线都已经不用这种车架了,所以以后也别说地平线垃圾了,起码车架还不算最低档的。这种车架用一根较粗的钢管支撑于油箱和发动机之间,它的特点是省去了发动机下方的车架部,直接利用发动机本身这一刚性体作为车架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车架连接起来。在收到力的时候发动机也会分担一部分的力量。
![](https://pic4.zhimg.com/v2-c955f8c3ad59db58658ae1f3635a851f_b.jpg)
本田cg(•̀⌄•́)
然后就是它的变形:摇篮式车架/托架式车架与钻石型车架
摇篮式车架,其实简单说单摇篮式车架不过就是把单脊梁式车架的下方,就是发动机那里的断开部分连接到了一起,双摇篮车架就是把下面的一根钢管又变成两根。
![](https://pica.zhimg.com/v2-0dc7685504e86008c27c96dcf4bab00a_b.jpg)
单摇篮
![](https://pic3.zhimg.com/v2-95164e8c0f5b99770aaaac7cfa9561d4_b.jpg)
宝马的双摇篮
双摇篮式车架的刚性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这种刚性更多地是体现在纵向的抗扭强度而不是横向的抗扭强度。也就是说,车身可以承受频繁的急加速和大力制动,但在高速过弯的时候,车身会有较大的变形以至于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这也是为什么双摇篮车架基本上只会运用于那些注重高速巡航能力的车型上。
所以对于那些偏向运动性能的街车或巡航车(比如雅马哈V-MAX,杜卡迪大魔鬼等等)来说,双摇篮车架显然不够用,还需要进行加强。而加强版的双摇篮车架正是钻石型车架。
![](https://pic1.zhimg.com/v2-00036d80804bb9f81f3dff2cd875fa72_b.jpg)
采用钻石型车架的大魔鬼
![](https://pic4.zhimg.com/v2-924a160bdff560a3ed6f31e4f1f9faad_b.jpg)
再一个就是这种了,全机械式结构的车架 据说最新款的金翼会用。
弯梁:低跨式车架
低跨式车架在转向管和车座之间,车架的主梁向下弯曲形成一个适当的空间,油箱安排在车座下面,便于上下摩托车。发动机吊装在车架下部,零件布置比较紧凑,设计相对困难。一般适用中小排量的车型。
![](https://picx.zhimg.com/v2-250183d11e3805433988f0c2d0b00cd7_b.jpg)
本田最新款幼兽
![](https://pic4.zhimg.com/v2-d448084352cce73fe3995ec21744d39d_b.jpg)
Vespa也应该算这种车架??
![](https://pic3.zhimg.com/v2-e9d464a640cac3d98df7183446c92582_b.jpg)
嗯…这……
主梁结构式
主梁结构式车架又称脊骨型车架,它不像摇篮式车架那样把发动机置于框架之内,而是把发动机下面的车架部分全部省去,从车架转向立管到车架尾部以一个较大的主体骨架形成一个好像脊梁骨一样的构件,发动机以脊梁的方式安装于脊梁的下部,所以这类车架为脊梁悬挂式车架。此类车架基本上都是采用左右结构组合的冲压薄钢板形成的,或用钢管和钢板混合组成车架。(我的第一辆车就是嘉陵70...)
![](https://pica.zhimg.com/v2-3b9d01902095cc09216fb97971c7f7b0_b.jpg)
70的…
还有一个就是
![](https://pic1.zhimg.com/v2-617ad8764fa674bc8b09a2102fecdb1e_b.jpg)
宝马的,
还有一个是侉子,只不过,我手机里图太多了 就不找了…
希望各位大牛提出意见,想不到的希望见谅…
感谢各位摩友耐下性子来看
二、摩托车车架类型哪种好
以一百二十公里以上时速驾驶摩托车是种怎样的体验?
稍微编辑补充了一下,下面啰嗦了一大堆废话。
我只有一台125的摩托车,并不知道驾驶时速120km/h的摩托车是什么感觉,但是我见过以120km/h(保守计算下其实仅116km/h,实际不止)的摩托车发生事故时是什么样子。
凌晨,一辆拉碎石子的货车先与其他车辆发生了事故,碰撞后就停在了路边,不久之后,一辆本田牌CBR1000RR飙车路过,然后就追尾了,二次事故。
在制动了三十多米(没记错应该是33.6m)后,仍然碰撞损坏的非常严重,驾驶人当场死亡,从现场来看,驾驶人除了头盔和手套,并无其他防护。
![](https://pic3.zhimg.com/v2-b3835254b032c4cd802b12bc25eaa174_b.jpg)
![](https://pic4.zhimg.com/v2-b0108a0df1ede5946f0cf808d418e983_b.jpg)
![](https://pic4.zhimg.com/v2-84b34342dce5004576fae3190851ce8d_b.jpg)
![](https://picx.zhimg.com/v2-0bb071c53c2bdf694bfe32e59f3cf5cf_b.jpg)
![](https://pic4.zhimg.com/v2-15f4b7ebeab917c41596aa83f9b4a385_b.jpg)
因工作需要,见识过很多交通事故案件,摩托车的单方事故也见过有几十起了,但是这么好的车其实我也是头回见,虽说这个不属于单方事故。
单纯的摩托车单方事故个人统计的出现最多的时候是节日期间,尤其春节,地县级地区的周边发生的比较多,很多都是节日期间去和人出去吃饭,喝了酒就骑车回家,然后就出事儿了,不幸的是我有个亲戚就是某年初八这么没得。
其他的摩托车事故(含单方,非单方)个人以为大体分两类,随意或强行变道,因为摩托车比较灵活,其变道可以很快,所以很多故事发生的就很突然,很多驾驶人不是不管不顾(不管后面有没有车,不管后面车开多快,距我多远),就是自大(很多人和车在路上都有这种想法,我这么大个目标你还敢撞我,或者感觉自己一定能过去)。其实这种行为近些年在电动车(虽然绝大部分其实都是划分为机动车的)上愈演愈烈。个人称此类案件为“瞎TM拐系列”
另一类就是盲目自信,体现在一些炸街党,改装越野,踏板,赛车等人群上,还是年轻人居多,寻求刺激,喧嚣,觉得是张扬个性。有车就超,没车就飞,有的甚至连路况都不熟悉,开到转弯处了,发现来不及减速或者变向了,或者过路口就栽在别的车手里了,或者栽在路边石,绿化带,路外树木,庄稼地,桥墩,灯杆上的都有,甚至路面的凹坑,砖头。
在事故中见过好一点的摩托车(价位都在五位数以上的),除了上面那一台,有CBR250RR,钱江巡航者,本田金翼,一台不知道型号的哈雷。这几台车在事故中损伤并不大,也没有人员死亡。以个人见解来看,很多人是真的爱摩托车,才愿意花几万,十几万的去买车啊,真的花了大钱,才会真的爱惜,才会真的心疼,才会对车有感情,才会害怕出事儿,下意识的就注意道路安全,注意自己的防护,能怂就怂,能让就让,避免交通事故发生在自己身上。
上面都是胡说八道,看官自己辨别,本人管杀不管埋。
三、摩托车车架变形能修吗
盘点那些鸡肋的摩托车周边配件?
身为一个驾龄6年,摩旅30万公里的资深摩托圈害群之马来盘点一下我用过的那些鸡肋产品。
1.油门助力器
![](https://pica.zhimg.com/v2-261724cd9f0568b7544f24e9dd6296c8_b.jpg)
这玩意简直是反人类,刚开始使用的时候会有轻松的感觉,不过在紧急情况下有大概率会影响行驶安全,尤其是在非铺装路面与路面坑洼不平的时候,经常因为车身垫坑震动导致油门忽大忽小。p.s萌新时期第一次追尾就是拜他所赐。
2.挂挡保护套
![](https://pica.zhimg.com/v2-1d5682b1dad8a802f10269902d23a0d8_b.jpg)
这个产品的设计思路是通过在鞋面上绑上一层硅胶从而做到挂挡时候不会磨损鞋面,不过实际使用效率并不高。
首先我们假设一下,在摩托骑行的过程中左脚除了挂挡以外还有什么作用?当然是在停车的时候支撑地面咯。所以这个产品大概率会在几次骑行以后变得非常脏,再碰上雨雪天气?啧啧不忍直视,反正我是没勇气把沾了泥水的鞋套放进尾箱里。
其次,为什么摩托车档杆会磨损鞋面和蹭脏鞋面呢?主要原因是因为车辆档杆位置有一层胶皮防滑套,在换挡时将胶皮碎屑粘在鞋面上对吧。OK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保护套也是橡胶制品,所以并不能有效的缓解鞋面变脏的问题。
最后那么该如何有效的缓解骑摩托挂挡鞋面变脏呢?咳咳敲黑板划重点了啊!根据我这些年的骑行经验来说,最廉价的方法就是用防!水!创!口!贴!
在摩托车档杆胶皮位置缠两个防水创口贴就能有效缓解鞋面变脏和磨损问题,而且创口贴相对便宜,一包创口贴至少能用两年,只要创口贴脏了撕下来换新的就OK了。
3.各种装饰钥匙链
![](https://pic1.zhimg.com/v2-5b3ff82e8ebae9823a687c4946ccd66e_b.jpg)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摩托车钥匙链千万!千万!千万!不要买塑料、金属或者是文玩类的。一定要减少钥匙的装饰品!
萌新时候在钥匙链上挂了个金属的小头盔直接把车把龙头位置的油漆给刮花,也就是图片上看到的这个样子。还有就是各种可可爱爱的毛绒玩具也别挂,毛绒玩具有概率会卡在车壳和龙头的缝中间,曾经有个憨批的钥匙链上挂了前女友送的毛绒玩具,进山以后玩具被卡住差点直接冲山下去。
没错 那个憨批就是我
4.胎压监测(先别喷 这个内容有争议听我细细的说)
首先目前市面上的摩托胎压监测大概可以分为机械和电子的两类,这俩产品的坑还都被我这憨批踩过。咱们慢慢往下看。
![](https://pica.zhimg.com/v2-21c84606825eefc3322ac0d07a76d7fe_b.jpg)
咱们先说一下这个机械款的胎压监测,原理是根据车辆胎压变化改变颜色,从而做到提醒车主轮胎气压不足。当时见到的第一反应是我靠这玩意太方便了,直接下单。
经过我两个月的测试后发现了几个问题。
1.摩托轮胎气嘴位置不如汽车的明显,轮毂和刹车泵经常挡着,看不到。除非弯腰去找,而且还会因为角度问题错颜色。
2.这玩意漏气啊!根据老夫猜测应该是当时买到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按上以后车胎会慢撒气。
3.重量问题,相对于原厂车辆轮胎气嘴帽来说,这个重量要重好几倍,骑行起来以后由于惯性产生的动能也就更大。如果再加上车胎使用时间长老化,会造成气嘴和轮毂接触的地方撕裂,撕裂之后这条胎也就彻底废了。那个位置没法补胎。(声明下 我高中物理才考十多分 要是哪个名词用错了就凑乎看吧 别喷)
在被毁了一条前胎后就直接给扔垃圾桶了,又作死似的想看看胎压监测有没有更好的产品,于是乎就又掉进了下一个坑。
![](https://pic3.zhimg.com/v2-a4d7b844de6d8374672a118369b61c58_b.jpg)
![](https://picx.zhimg.com/v2-0071ebb3ad9ff20e10ae7883dbf4be21_b.jpg)
emmmm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我更加坚信便宜没好货,于是又去搜了下电子胎压监测,从结构上来说这玩意分为两部分,前后轮的监测部分和电子仪表盘。相对于他祖宗机械胎压监测来说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了,至少解决了装完胎压监测以后看不见的问题,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在经过摩旅和市内骑行的体验以后总结下这东西的问题吧。
1.续航问题:电子仪表续航问题,每天使用的话两个星期要把仪表拆下来充电,而且充电口容易进水进灰,充电很费劲。监测探头里面也有电池 差不多半年换一次电池吧。
2.重量问题:这东西比他祖宗机械款的还重 ,轮胎漏气的毛病还是没有解决。emmmm没错,从他祖宗机械款手里幸存下来的后胎被这玩意给祸害漏气了。
3.精准度问题:这个产品的胎压监测的精准度怎么说呢。如果一定要给个评价的话 那我的评价只能是“随缘”,根据商家对这产品的描述,只有在车辆没启动停车时才是最精准的,骑行起来以后表显胎压会高差不多0.3-0.5左右,而且随着轮胎升温这个数字还会再增长。
所以问题来了。我要这玩意有什么用,胎压精准度和闹着玩一样,还容易给轮胎搞报废,而且骑车时间长了以后根本不用胎压监测就能感觉出轮胎的状态。
如果你还是个新手的话可以考虑装一个,不过建议去买个二手的,这东西大概率很快就会被闲置。
各位大佬先别忙着喷,毕竟我不是个专业的摩托博主,只是个摩托爱好者,如果有哪说的不对的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容我吃口饭回来接着码字。
emmm实在是没啥可写的了,毕竟我只写自己踩过的坑,下面再写点有争议性的吧
5.保养滚轮托架
![](https://pic1.zhimg.com/v2-74b6401dd68010a6281f8137a7477b8c_b.jpg)
这个滚轮架的作用基本就是把摩托后轮推上去以后可以转动后轮来清洗保养链条,和车行里常见的大起车架比起来还是有一点优势的,传统起车架最好是俩人操作,一个人扶车一个人压支架。这个滚轮可以一个人操作完成洗链条和上油的操作,不用再麻烦别人帮忙扶车了(绝对不是因为我单身)。
好了,言归正传,说一下我实用后的感受吧,现在骑得是老款金鹏502,车身自重差不多四百斤吧(好像是有点忘了)自己一个人是可以清洗链条 ,不过因为车身重量相对于街车和仿赛来说有点重,所以在转动车轮的时候还是会很费劲。
所以我对这个东西的评价是能用,但是没必要,反正我用了两次以后就一直扔家里吃灰呢。
市面上还有好几种其他样子的起车支架,在某音上也看到过几个种草视频,具体好不好用就不予置评了,毕竟我只说自己踩过的坑(绝对不是因为穷)。
6.加热手把(这玩意争议性就更大了)
假如你是以下这几类人群的话这一条就不要看了,看完容易喷我
(1)秋冬季节需要长时间骑行
(2)准备进藏、进疆等昼夜温差巨大的地方
(3)极度怕冷
我解释一下,身为一个秋冬季节大概率是城市通勤的摩友,我个人觉得加热手把这个东西相对来说比较鸡肋,原因也比较简单。
(1)手把加热需要时间(5-10分钟),等手把热起来基本也就离停车不远了
(2)加热手把连接车身电瓶,尤其是在冬季容易造成电瓶亏电(今年已经救了两个这样的摩友了,坐标北京)
(3)手感原因,总感觉加热手把的手感没有原厂好(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比较穷,手把也是买的便宜的)
目前市面上的加热手把品牌和种类非常多,我只用过一款一百多的杂牌就不瞎叭叭了,还是给大家说点平价替代的方法吧。
一、最便宜的应急方法:
适用场景:天气气温突降、降雨等
适用人群:极端天气没带加厚手套的人 还有我这种穷XX
方法:去药店买一次性橡胶手套、吃小龙虾的一次性手套都行 ,先戴上一次性手套再戴骑行手套,挡风保温防水效果一流。现在我车尾箱里常备一盒一次性手套以防万一。
缺点:因为手上汗液挥发的水蒸气出不去,所以长时间骑行停车摘完手套后的手和泡完澡后的手没什么区别。又白又肿
二、舒适一点的方法:电加热骑行手套
这东西就不用多说了吧,电加热骑行手套的品牌和种类就太多了,自己去搜就完事了。市面上大部分的手套加热续航都能达到3-4个小时,能满足上下班通勤使用,到家睡前给充上电就完事了。
如果硬要说缺点的话呢 倒是也能勉强凑出来,那就是如果手爱出汗的话慎用。毕竟手套不通风还有加热功能。用一个冬天以后那味道,啧啧 酸爽
四、摩托车车架号查询
摩托车类型这么多,哪种偏实用呢?
摩托车的8大种类,首先我们要先确认自己最喜欢哪一种类型。
①街车:街车在路上非常常见,它的外观线条一般设计都比较肌肉,能符合到大众的审美,而且骑行三角设计的偏向于舒适,可以适应很多使用场景。
而且街车的动力输出设计的比较注重低扭,较强的低扭便于它更好在街道中骑行,所带来的驾驶乐趣也更高,骑着街车平时跑跑山,装上两个箱子短途摩旅一下,这些事对于街车都是可以胜任的。
②跑车:很多人刚开始接触摩托车的时候,差不多都会喜欢“大趴赛”,跑车风骚的外观,强悍的性能,一下就征服了很多人的心。不过由于跑车的动力输出偏向于高转速,骑行三角又比较战斗,长时间会很累,所以它比较适合一些激烈驾驶的场景,或平时骑出来溜溜车,耍耍帅也是不错的。
③拉力车:拉力车的功能是比较全面的,因为拉力车要面对的路况各式各样,所以拉力车为了良好的通过性,可以轻度的越野,底盘设计都会比较高。
④越野车:要说拉力车可以轻度越野,那越野车可就是纯是为越野而生了,对于越野车来说哪都是它们的路,没事豁豁沙子,豁豁泥路,穿穿林道,这都是日常,想再刺激点的可以去冲好汉坡,或者飞飞坡,弄自己一身土,这都是越野车的日常。
⑤街跑:街跑属于街车跟跑车的结合体,因为很多人非常喜欢跑车带整流罩的造型,但跑车激进坐姿和调教让很多人无法接受,厂家就设计了街跑这种车型大大满足了外观控的需求。
⑥复古车:复古车的造型一般都是七八十年代的外观造型,车架和零件都很简单。骑复古车的人一般比较注重仪式感,车的造型复古了,人肯定穿着的肯定会跟车搭配上,做旧的皮衣,高帮的靴子,半盔,皮手套,这都是喜欢复古车人的配置。
⑦巡航车:巡航车的排量一般都比较大,配备大尺寸的风挡,能提供良好的风阻保护,柔软舒适的座椅长时间骑行也不会累,强大的储物能力可以携带更多随身物品,所以巡航车最适合公路旅行。
⑧踏板:踏板可以说是保有量最多的车型,因为其独特的传动设计,骑行时不需要人为的换挡,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让骑行变得更加轻松,而且踏板车的排量也都比较小,车体积小轴距也短,在拥挤的城市中踏板可以大显神威。而且踏板的置物空间好过街车,可以把随身物品放在脚踏或座桶里,所以日常骑行踏板非常便利实用,踏板的外观也是可萌可战斗,如果你是实用主义者,选择踏板准没错。
图片来源于网络。
![](https://pica.zhimg.com/v2-02e987b5f59909811640c159c042e23a_b.jpg)
![](https://pic4.zhimg.com/v2-459f613699946710fbaf378716fafa3d_b.jpg)
![](https://pic2.zhimg.com/v2-20654d0ecca34044722d81f2a6391ea3_b.jpg)
![](https://pic4.zhimg.com/v2-b47d6f16c0cd304dc209c25eeef6b415_b.jpg)
五、摩托车车架号怎么看出厂日期
摩托车车架用方管好还是圆管好?
经常听到摩友们有关于摩托车车架是圆管好还是方管好的争论,我们的结论是:各有各的好。
1、同样截面积的矩管与圆管的强度、刚度性能与管径、界面形状等都有关系,在前提条件不明确的情况下不能简单地说哪一个更好。
![](https://pic3.zhimg.com/v2-a544db07309d2e30609999138bc37ad8_b.jpg)
2、同等厚度、同等周长(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圆管各个方向的抗弯、抗扭刚度以及强度性能更优。同时圆管不用区分方向,材料成型时不容易起皱,工艺性更好,焊接水平控制相当的情况下商品性也更好。
![](https://pic1.zhimg.com/v2-d716868108f42159dc1e8cb17571e0f6_b.jpg)
3、同等厚度、同样尺寸(圆管直径与方管宽度相同,方管重量略重)的情况下,方管的刚度及强度都更优。同时方管截面形状还可以根据需求发生变化,按照不同的性能需求制作成为不同长宽比的矩形管。根据界面形状的不同,矩管可以增加特定方向的刚度与强度,在垂直方向有较大的载荷需求时,可选用垂直方向长、水平方向短的矩管以应对该工况的需求。同等厚度、同等周长(重量相同)的情况下,矩形管在特定方向上强度、刚度优于圆管。
![](https://pic4.zhimg.com/v2-80d97e6790ba2d2a8c0056fdf7c083c1_b.jpg)
![](https://pica.zhimg.com/v2-dfb21f5cd61d65ef5dd13e46de73456a_b.jpg)
4、摩托车选择方管还是圆管取决于产品设计的定位与性能需求,需要综合考虑强度、刚度、制造工艺、生产成本等诸多因素。目前市场上许多车型管材形状也不仅仅局限于方管和圆管,椭圆形、圆角矩形等截面形状也很常见,部分车型车架的截面形状甚至是不规则的异型,从而满足其特殊的性能需求。
![](https://pica.zhimg.com/v2-065b6883ebfafbe30f4e57987b9aa28a_b.jpg)
![](https://picx.zhimg.com/v2-2f1c6d18ed10cf9a22f3c642478de65f_b.jpg)
摩托车的管材形状没有优劣之分,而是应当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性能目标选择恰当的管材形状。不管是哪种形状通过合理的设计都能够满足用户的骑行需求。无极的工程师们会针对车型特点与强度、刚度等性能需求对管材的形状、厚度、外径等参数进行科学的优化,打造出“精工、精控、精美”的摩托车产品。
六、摩托车车架号磨掉了怎么修复
买二手摩托车应该注意什么?
实名反对主要看里程表的答案,我认为里程表参考价值很低,很多车商都会调表刷机来冒充新车。成色可以通过观察是不是原厂轮胎来判断,是原厂的话看花纹越深越新,最新的胎毛都还在。
有的朋友说:挑车就挑发动机,发动机好就行!摩托车是一个整体,是由成千上万的零件组成的,怎么能说发动机好就全都好了呢?前一阵听说网上的一个朋友买了一辆R6,说带着行家去挑的车,行家说发动机情况好的不得了,于是立刻点钱提车。回家很高兴的把刚照的车的照片贴到了网上,结果被几个行家当时指出前避震不是原车的。然后立刻又被认出是FZR400RR的。如此分析这辆车伤筋动骨的地方可不小。也可以肯定是我们的车贩朋友不忍看到撞烂脑袋的R6就此结束他的生命,于是就移花接木的把10年前的避震美容一下以后装了上去,居然也卖了个好价钱。在此我们先不说挑车的行家走眼,主要他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而可悲的是这个情况在现在的大排量市场多的数不胜数! 如果说换个前减震算是隐蔽的法子,那么公开的骗子我们稍微仔细一些就能看得出来。现在教大家一些挑车的窍门,不要再让骗子轻易得手。
想买车,先确定自己喜欢的车型,品牌。并不是进口车合资车就好,国产车就不好,每个车的状态都不一样,不要被产地和品牌蒙住了眼睛。决定好了嘛?耐心的看完下边这几条你再去也不晚:
1.整体:前面已经说过,车是一个整体。不要看这车多大、多新,首先确定各主要部件是不是原装的。对车不熟,别怕丢脸,带张高清晰度的原装车图片去,前后避震、仪表、轮毂、排气以及一些明显特征,一样一样的仔细核对。还有说什么改装排气的,看看如果不是整段改装的就有八成是假的,或者自己瞎找的。就性能来说,不但不会有什么提高,甚至可能是负值。我曾经看过一个人卖P3,说着急用钱,便宜卖了开价9000。我再一看车:P2的车架和导流罩、P1的机器、只有头和轮毂是P3的。这破车2000我都不要,别说9000了。还见过一个P3改了个P4的头和NC30的后单摇臂,充P4卖。我问他你不说是P4嘛?为什么不是电子表和磁卡启动,他竟告诉我这是赛道版的P4。为了卖车什么都敢说啊~~~
2.伤痕:确定该是原装的都是原装了,别去管这车外观多新,找找这车哪里有明显的伤痕。比如车的侧偏盖有划痕,车主100%告诉你倒了一下,没事。别理他,看伤痕走向,〈III〉像这样竖着的伤痕,嗯,是倒过,问题不大,<三>这样的伤痕,那就100%摔车侧滑所致。其实有点小伤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你看到车架或者前后减震有摔车所导致的伤痕,或者干脆就有从新焊过的痕迹,不管你多么的喜欢这车,一旦发现,那就一定别要。这不是美观不美观的问题,在摩托车的车架上出现这种伤是会出人命的~~~
3.车架:除了上边说的,还要看看车架正不正,前后轮在不在一条直线上,车轮是不是位于前后避震的中心(有可能前后都向一边歪,你看着也是在一条直线上)。不是的话也别要。
4.发动机:看到了吧,我挑车时发动机排在第四位,意思就是说如果前面三项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发动机再好这车也不能要。先着车,看着车顺利不顺利。着车以后观察待速,不要看待速有多低,500不一定好,1500不一定不好,看稳不稳,指针来回跳的,心里就打个问号,接着听声音,听听发动机有无异响,如小链,气门,大鼓等有无异响,你要问我怎么响我也没法给您学,总之不要有异常比如哗啦哗啦或者嗒嗒的噪音。观察和感觉一下发动机有没有什么异常的震颤。这时候车也应该热得差不多了,用手摸摸排气头段的温度,怕烫的您就往上泼点水,感觉一下温度是不是一样,或者观察一下水蒸气的蒸发情况是不是一致,如果不一样哪个凉就是那个缸工作不好,可能是小问题也可能是大问题。轻轻的拧几下油门,不要大把的加油,把排气声音弄得很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掩盖了发动机的杂音。卖车的好多是*这个骗人的,好像声音越大车越好似的。拧油门时观察发动机转数是不是上升和下降都很快,在观察排气管有没有冒黑烟,蓝烟的现象。冒黑烟是混合比过浓,一些情况下还可以*调节混合比解决,还有的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冒蓝烟代表烧机油,是发动机老化的现象,可以说回天乏术了。车完全热了以后,关上点火开关,再重新着车,看顺不顺利。如果不能启动八成是发动机老化引起的热车无待速,没治~~~
5.试骑:当上述的问题都已经检查过了以后,那么试骑一下吧。坐在车上将车扶正以后,观察轮胎是否偏离。前后挪动一下车子,试试前刹车是否灵敏。准备就绪后,捏下离合器,踩下一档,送离合,这时感觉离合器片是否能够清楚的分离和结合,加油有没有发动机转数上升但是车子反而没劲的离合器打滑现象,还有尽量将每个挡位都试一下,看看有没有挂不上的档位,如果有则说明齿轮箱有问题。行车途中扶正把手后不要用力,看看有没有跑偏的现象,试刹车灵敏度以及在刹车时前避震下沉动作是否一致,有没有明显的碰撞感。如果有的话可能是事故后重新校的,也有可能是没有减震油了。还有看看刹车时是不是点头,如果是的话先检查螺丝,就是在车架最前方固定龙头的那颗,看看是不是拧紧了,如果是拧紧了的情况下还有这个问题那么这车的初吻估计已经没了,弄不好可能还是个热吻~~~~~
说了这么多,还要嘱咐你几句,无论骑什么车都要注意安全,买车别着急别贪便宜,为了一时之急而搭上大笔的修理费和大量的时间还是次要,天天看着生气就不好了。
七、摩托车车架号码在哪里找
现代(近十年)的摩托车使用寿命是多少?
谢邀!
摩托理论上只要车架保养好,不摔车不撞使用寿命应该比汽车长,我指的是时间上,里程肯定没有轿车耐操。首先,摩托车都是高转发动机,工作区间在3000转到7000转,汽车一般工作区间是在1500转到3000转。这就决定了摩托车活塞环在和汽车使用同样材质的情况下耐久度差很多,再加上摩托车发动机是外置的,工作环境远比汽车发动机恶劣。
五千公里换一次机油,一万公里换一次空滤和轮胎其他的根据磨损情况决定,这里我后续会补充。
一般15万公里是没问题的。差不多可以骑20年。到目前政策是8年之后报废,不知道这个现在改了没有。
以前绝大多数都是钢管车架喷黑色漆面,时间久了退漆之后车架会生锈所以车架坏了基本上算是彻底报废了。其他零部件可以更换。但是车架好像没有全新的可以更换。
一般摩托车损耗大的零部件主要是,轮胎,刹车,链条,大小链轮,离合片。其次是减震油封,喇叭,灯泡,火花塞。损耗比较低的是,活塞环,化油器,变速箱。(暴力驾驶的例外)
一般保养的好,定期喂全合成机油,清洗更换空滤机滤,保养好电瓶。10万公里是不需要大修的。
摩托车因为结构简单,个人有点动手能力的。备一套工具是可以完成小保养大保养。
关于保养的细则随后更新.......
19年9月14日更新
在讲摩托车的保养之前,我先说一下摩托车的调整。
只说通勤代步常见的摩托车,首先要调整刹车的软硬,多数摩托车都是前盘后鼓。理论上最好的刹车力度应该是前7后3。还是日常使用不用这么苛刻,达到前6后4就可以了,有些人多摩托车有一定的误区觉得前刹没有后刹安全,容易抱死翻车。这个问题主要是在驾驶人的问题上,还有就是前刹刹车太硬没有冗余。不能真正的拿捏到合适的力度。一拉就锁,一锁就死。
很多人都是习惯性的减速用后刹,停车推车的时候才用到前刹。这个习惯不好,行驶中单纯使用后刹第一它的制动距离很长,后轮抓地力不够容易抱死侧滑。安全驾驶的前提就是制动距离越短越好。新车的前刹一般偏硬可以适度调整一下,自己慢慢感觉那个力度。切记刹车一把拉死,这样可能是车没事人甩出去了。慢慢练习前5后5的力度,之后一点点的改为前6后4。
下来就是调整链条的张紧度,下链条的上下活动区间不超过±15mm。也就是说它的最低点和最高点不超过3公分。少了急加速或者爬坡有可能崩断链轮或者链条。多了在转弯的时候链条有可能脱离链轮绞进后轮造成事故。
最后调整坐高,通过前后减震调整合适的坐高。合适的坐高是双脚全掌贴地,膝盖轻微弯曲。
摩托车日常保养,主要是检查胎压、刹车、机油量。胎压的合理参数在轮胎侧面有标注,自己买个胎压表就能测量。刹车主要检查前刹油量,观察油壶窥窗。检查前刹盘的平整度,有划线可能是卡钳刹片里面进入异物,要及时清理。还有观察刹车线是否有断芯。机油量一般通过机油窥窗或者机油尺观察。一般一千公里会有轻微损耗。
八、摩托车车架修复
如何看二手摩托车车架是否存在问题?
换车架不一定代表撞过,可能自然老化,可能原车架存在某些缺陷所以换掉
个人觉得,证件和实际车架对的上就没有问题,发动机没有问题就行了。实在不满意就不买咯
九、摩托车车架材质
摩托车车架弯了但是还能凑扶着修好,有必要更换吗?
从你下面的照片来看那个位置是用2个锣杆固定在车架上面的脚蹬支架,轻微变形没有问题。应该可以拆下校正,更换没有必要。
十、摩托车车架码数怎么看
制作摩托车车架需要什么焊接设备?花费多少钱?焊接技术要达到什么水平啊?
普通的mag或者二氧化碳焊机就行,但摩托车车架是要承受较大载荷的部件,工艺需要反复实验论证,焊接也要一丝不苟,还要涉及焊接后的清洗防锈等工艺,你这么问,我还是非常真诚的联系不要自己弄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