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br1000发展史
2011 Honda CBR1000R规格表:
引擎形式:水冷四冲程并列4汽缸OHC 16气阀。
长x阔x高:2,075mm x 825mm x 1,130mm。
轴距:1,410mm,前倾角:23.30°。
拖曳矩:96.2mm,离地座高:825mm
车底离地距:130mm,净重量:203kg。
总排气量:999c.c.。
缸径x冲程:76 x 55.1mm。
压缩比:12.3:1。
最大马力:178ps/12,000rpm。
最大扭力:11.4kg-m/8,500rpm。
机油容量:3.8 L。
供油系统:46mmPGM-DSFI电子燃油喷注系统。
油箱容量:18 L(4 L后备油)。
点火启动:电动电控数码式。
传动系统:湿式多片6前速链传动附防锁死极力子。
车架形式:FDC中空铝合金双翼梁框式车架。
前悬挂系统:43mm HMAS倒立套管前叉,无段式全功能调较,120mm行程
后悬挂系统:UNIT Pro-link HMAS单筒油压避震,13级预载,无段式受压及回弹调较。
前掣动系统:2 x 320mm刹车碟4活塞对向卡钳。
后掣动系统:220mm单碟配单活塞卡钳
轮胎前:120/70-ZR17。
轮胎后:190/50-ZR17。
2. cbr1000发展史详解
CBR1000F是本田首款超级公路运动旅行车,被认为是“黑鸟”的爸爸,年代跨度很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到二十世纪末都在出,中间经历了1986年和1995年两次大改款,我见过的最新的就是99年的,最早的是84年的。
3. cbr1000rr进化史
进口本田,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
CBR进口本田跑车系列代表车型CBR600RR以及CBR1000RR,CBF是本田在CB发动机升级的系列也属于街车代表车型CBF190R、CBF500,CB是本田的街车系列代表车型小黄蜂250、CB400、变异大黄蜂等。
至于新大洲和五羊,踏板车型就的十几二十个款,跨骑车也有很多,排量都在90-150cc。
其中CBF190R国产,新大洲和五羊都有生产。
4. cbr1000rr历史
2个,
本田旗舰级公升超跑,也就是新款的CBR1000RR-R火刃以及性能更高的SP版本,虽然继承了火刃的名号,但首次出现的“RR-R”后缀则说明这次的升级绝不一般。
本田声称2020款CBR1000RR-R/SP所搭载的发动机是公司有史以来最高性能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还有MotoGP工厂赛车RC213V技术下放的定风翼与丰富的电控系统,为骑士带来完美的操控及驾驶乐趣。
5. cbr1000进化史
04年也就是第一代排气在后座底下,04年跟05年的属于同一款,06年小改款,一般没骑过或者没仔细研究过的也看不出来差别,外行看跟04的基本一样,06年跟07年的是同一款,08年开始改款变成大致现在这个模样。
6. cb1000年代史
cb1000芯片和cb1100芯片的区别在于性能不一样
cb1000是抗体芯片,采用三维高分子膜专利技术,在片基上高密度结合 1318 种高特异抗体,分别检测432个信号蛋白的679个磷酸化位点。这些信号蛋白广泛参与多条重要信号通路信号传导过程。
cb1100是一款高度集成的南桥芯片,增加了对AC97、MC97支持,并且集成I/O控制器与硬件监控功能。
7. cbr1000历史
CBR1000F是本田首款超级公路运动旅行车,被认为是“黑鸟”的爸爸,年代跨度很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到二十世纪末都在出,中间经历了1986年和1995年两次大改款,我见过的最新的就是99年的,最早的是84年的。
8. cbr1000年份
好
13年cbr1000装嵌方法使前盘由330毫米减至310毫米,减轻了重量和惯性力,提升了转向表现,却不会降低制动性能。13年cbr1000后悬挂系统采用CBR 600RR的UNIT Pro-Link连杆设计,隔开了车架和尾摇臂各自承受的压力。13年cbr1000不锈钢排气改为中置,牺牲了后座的储物空间。
9. 本田cbr1000发展历史
CBR1000RR从04年才开始生产,最早的CBR1000差不多四万几,现在2012的上市还没正式价格公布,会比2011的贵不少,2008-2011的基本没变,2012做了改进,香港论坛上估计接近15万港币
10. cbr1000rr发展史
第十名,本田 CBR1000RR
本田 CBR1000RR
本田CBR1000RR是由CBR 900RR发展而来的一种摩托车,带有“Fire blade”标志的被称为“火刃”,它们如同星星之火一般有着不可小觑的韧性。本田车一贯良好的操控性使车辆的战斗力无限延伸,犀利的双头灯造型不怒自威。它采用了一台998 cc的液冷直列四缸发动机,最高时速为299km/h.它可以在2.8秒内加速到100km/h。它的售价约为14000美元,约合人民币98000元。
第九名,川崎忍者ZX-12R
川崎忍者ZX-12R
川崎忍者ZX-12R采用1199CC的直列四缸发动机,是川崎从2000年到2006年间制造的忍者运动型摩托车,其最大功率可达190匹马力。川崎忍者ZX-12R可以在2.7秒内加速到100km/h,由于川崎原厂限速,它的最高速度被锁定在301km/h.它的零售价约为4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8000元。
第八名,奥古斯塔MV AgustaF4 RR 312
奥古斯塔MV AgustaF4 RR 312
312指的是它的最高时速为312km/h。意大利本土摩托车杂志《Motociclismo》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它的实际速度达到了311km/h。它可以在3秒内加速到100km/h。这辆车的售价为2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54000元。
第七名,铃木 隼Hayabusa GSX1300R
铃木 隼Hayabusa GSX1300R
铃木GSX1300R是日本铃木公司自1999年起开始开始制造的一款高性能重型机车。除了原本的车型代号之外,其产品别名「隼」也是广为知悉的称呼方式。其特殊车头造型的概念是从一种能急速俯冲的鸟类 - 游隼,所仿制而来的,独特的进气孔与空气力学使得本车的风阻系数极低。隼可以在2.8秒内加速到100km/h,它的最高时速为312km/h。隼的售价大约为1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05000元。
第六名,杜卡迪Panigale 1199 R
杜卡迪Panigale 1199 R
1199 Panigale是在2011年米兰摩托车展上推出的。该摩托车的名字取自于知名制造小镇博尔戈。2012年杜卡迪将它升级到R版本,该版本减轻了发动机内部的重量,包括钛合金连杆和碳纤维外部部件。并且功率也有大幅提升。它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300-325km/h,这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快的摩托车之一,通过这次升级,它可以在2.8秒内加速到100km/h。另外它的售价大约为2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0000元右。
第五名,川崎忍者ZX-14R
川崎忍者ZX-14R
它发布于2006年,配备了一台1441cc的发动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00匹马力,它的原厂速度限制在300km/h左右。拉尔夫·尼科尔斯(Ralph Nichols)2013年在澳大利亚的一场比赛中,使用这台车创造了335km/h的极限速度。这得益于他对轮胎和齿轮进行了更换,并拆掉了原厂的限速器。它可以在2.7秒内加速到100km/h。它的售价约为14000美元,约合人民币98000元左右。
第四名,宝马S 1000 RR
宝马S 1000 RR
这是本次排名中唯一的一款德国产摩托车,它的原厂最高速度为305km/h,2016年9月,来自于美国的车手瓦莱尔·汤普森决定来突破这台车的极限,最后该车的时速达到了350km/h,它被称作美国的速度女王。即使在如此高的速度下,它的功率曲线仍十分平和,任何时候动力说来就来,它几乎和超级跑车的加速性能一样好,他可以在2.8秒内加速到100km/h,它的售价为13000美元,约合人民币91000元左右。
第三名,Lightning LS-218
Lightning LS-218
它是由美国的Lightning公司设计研发的,这也是在此次排行中唯一的电动摩托车。Lightning公司在摩托车界的地位相当于汽车界的特斯拉。如果你正在寻找一辆电动摩托车,那它绝对是不二之选。虽然很多人对电动车都颇有异议,但速度绝对可以让那些反对者闭嘴,它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51km/h.谁也无法否认它性能的强悍。除了速度快之外,电动车的加速性能也是有目共睹的,它可以在2.3秒内加速到100km/h.它的零售价为38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66000元左右。
第二名,川崎忍者H2
川崎忍者H2
川崎忍者H2于2015年面世,诡异的造型,使它看起来像来自于外太空。强大的性能,使它可以在路上碾压任何超级跑车。2016年赛车手肯南·索非格卢(kent kunitsugu),使用川崎H2参加比赛,比赛中它的最高速度达到了365km/h。川崎H2采用了一台998cc的直列四缸机械增压引擎,最高可以输出300匹马力,这使它可以在2.7秒内加速到100km/h。它的售价为32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24000元左右。当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第一名,川崎忍者H2R
川崎忍者H2R
第一名总是会引起争议,一些经过特殊改装的摩托车,不在我们此次讨论的行列。包括道奇战斧,虽然它的速度最高可以达到480km/h,由于它有四个轮子,我们也不予讨论。当然还有时速502km/h的改装摩托车。最终本期排名第一的是来自于川崎忍者的H2R.它有着310匹马力的惊人数据,并在2016年取得了400km/h的惊人成绩。它可以在3秒内加速到100km/h。当然价格方面,它也便宜不了,它的售价为5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385000元左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