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德国二战履带摩托(二战德国半履带车大全)

541 2022-11-30 05:30 摩托车报价网

1. 二战德国半履带车大全

摩托化步兵本来就是乘半履带车和卡车,二战时德国欧宝Opel Blitz 2x4卡车大约造了10万到13万辆。

2. 二战德国骡子半履带车

要看哪个方面。越野性能是半履带的强项,载重要看18吨半和美国的“龙”拖,各有各的长处。

德国卡车:“欧宝闪电”、奔驰军卡、“骡子”半履带、八吨半、十八吨半(都是拖车,能当卡车用)

美国:道奇十轮卡、“龙”拖英国:斗牛士、通用载具、贝德福德QL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或民间征用的卡车,这里未列出。

3. 二战德国履带式牵引车

1、铁路货物运输如果用捆绑带,一是不好固定,二是绑带如果断裂,会给列车带来安全隐患

2、对车辆进行铁路输送时,为使其能够经受住正常铁路调车作业和列车运行中所产生的各种力的作用,不致发生移动或倾覆,现在使用了一种新型加固捆绑材料和装置对车辆进行加固捆绑.对平装,跨装的汽车(特种车除外),轮胎或履带式火炮,履带牵引车,输送车等,一律实加固捆绑

4. 二战德国半履带式装甲车

鼻祖就是初创的大众汽车。大众汽车最初是德国政府1935年出资在下萨克森州首府汉诺威附近的沃尔夫斯堡创立的国营汽车公司,制造甲壳虫汽车。二战爆发后转产德军吉普和半履带装甲车,狼堡工厂也因此在盟军战略轰炸中被夷为平地。现在的大众是战后重建的。迄今下萨克森州政府还持有20%大众股权。

5. 二战德国8吨半履带牵引车

履带式装甲车辆与轮式装甲车辆相比,越野能力强,能比较容易地通过松软地面和较大的坡坎、沟渠等障碍,转弯半径小,转向灵活,但噪声大,制造成本和维修费用高,金属履带对路面破坏程度大,履带武装甲车辆战斗全重3~12吨,越野速度每小时20~55千米,越壕宽度1.2~3.2米,可通过高0.45~1.25米的垂直墙。

轮式装甲车辆 轮式装甲车辆是以轮胎行驶的轻型装甲车辆。主要装备装甲部队和机械化步兵部队。 轮式装甲车辆的种类较多,主要有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装甲侦察车、装甲指挥车、装甲通信车、装甲救护车、装甲牵引车等,此外,还有执行治安、巡逻、警戒等任务的专用车辆。

轮式装甲车辆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防护性能,公路行驶速度快、噪声小、乘坐舒适,但与履带武装甲车辆相比,越野能力较差。

轮式装甲车辆有密闭式装甲车体,多具有水陆两用和防核、防化学、防生物武器的“三防”性能,轮胎是防弹的。

车上有炮塔或机枪塔,装有机枪、小口径机关炮或其他武器。

车内四周装有观察窗和射击孔,可供乘员进行观察和射击。

车辆战斗全重5~18吨,乘员2~3人,可载员一个步兵班,陆上最大行驶时速80~100千米,最大行程500~1000千米,最大爬坡度约30度,越壕宽0.6~2米,可通过高0.4~0.6米的垂直墙,水上最大行驶时速4~10千米。装甲输送车 装甲输送车指设有乘载室的轻型装甲车辆。主要用于战场上输送步兵,也可输送物资器材。具有高度机动性、一定防护力和火力,必要时,可用于战斗。分履带式和轮式两种。在机械化步兵部队中,装备到步兵班。 装甲输送车由装甲车体、武器、推进系统、观瞄仪器、电气设备、通信设备和三防(防核、化学、生物武器)装置等组成。

动力和传动装置通常位于车体前部,后部为密封式乘载室。

有的乘载室装有空调设备,采取降低噪音和减震措施,使载员乘坐舒适,减轻疲劳。

车尾有较宽的车门,多为跳板式,便于载员迅速隐蔽地上下车。

有的乘载室两侧和后部开有射击孔。

这种车的装甲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有的采用铝合金,可抵御普通枪弹和炮弹破片。

车上通常装有机枪,有的装有小口径机关炮。

利用装甲输送车底盘,可改装成装甲指挥车、装甲侦察车、自行火炮、火炮牵引车、反坦克导弹或地空导弹发射车、修理工程车和装甲救护车等变型车。

多数装甲输送车的战斗全重6~16吨,车长4.5~7.5米,车宽2.2~3米,车高l.9~2.5米,乘员2~3人,载员8~13人,最大爬坡度25~35度,最大侧倾行驶坡度15~30度。 履带式装甲输送车陆上最大时速55~70公里,最大行程300~500公里。轮式装甲输送车陆上最大时速可达100公里,最大行程可达1000公里。

履带式和四轴驱动轮式装甲输送车越壕宽约两米,过垂直墙高0.5~1米。

多数装甲输送车可水上行驶,用履带或轮胎划水,最大时速5公里左右;装有螺旋桨或喷水式推进装置的,最大时速可达10公里。

6. 二战德国半履带卡车

世界上最早的军用夜视仪是由美国和德国在二战中开发研制的,并由德军首先在欧洲战场上投入使用。

当时的德制夜视系统主要使用半履带式卡车上搭载的直径60cm的大型红外探照灯进行目标照射,武器射手则通过铯光电成像面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当受成像面上被激发的电子照射到荧光面上时,就可以看到目标的图象了。由于该系统体积较大,早期多装备在需要进行夜战的“猎豹”式等坦克装甲车辆上。后来虽然开发了更小型的可以安装在MP- 44突击步枪上的版本,但在二战结束前始终未获大量装备。战后,前苏联利用缴获的德军资料加以进一步改良,第一次将夜视器材作为标准配备安装到了新式的T- 54型坦克上。在美军方面,二战末期亦曾有少量装备,并用于对日作战。这些夜视器材都是主动型的,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投射红外线并接收反射回来的部分才能成像。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代主动红外夜视仪”。

7. 德军二战半履带车

Sdkfz 250/1型半履带车是德军一种轻型装甲运兵车,是250系列半履带装甲车的其中一种车型,车组除配备驾驶员和车长2人,还能装载4名步兵

8. 二战德国半履带车型号大全

二战中使用最多半履带式车辆的是德国和美国,半履带式车辆的优点在于越野性能远超轮式车辆而速度又高于坦克和突击炮等履带式车辆,德国的半履带式车辆主要用于运输机动步兵以跟随坦克发动进攻,另外,在苏德战场的泥泞道路上半履带式车辆也被用于牵引火炮和作为抢救车辆使用,美军的半履带式车辆也被用作类似用途,但也有部分车辆被改装为20毫米防空炮车使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301个专题208039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