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战各国摩托车
二战日本的摩托车是山寨的美国哈雷戴维森摩托,昭和11年(1936年),三共内燃机株式会社仿制生产“ 侧车轮駆动二轮车”(即单轮驱动摩托车),制式名称为“九七式侧车付自动二轮车”(97式带边车型摩托车),并公开征集到“陆王号”的名字。三共内燃机株式会社也改名为陆王内燃机株式会社。
2. 二战德国的摩托车
是电影《戴罪立功》,很久以前在电视上播过,好象是CCTV-6电影频道。
一伙犯人冒充德军,后来和同样冒充德军的美军特种部队发生误会。全歼了特种部队。为了戴罪立功,他们同空降的美军中校合作,去夺取导弹上的陀螺仪。在拆卸的时候引爆装置被启动,中校用铅笔别住。影片的最后中校拔出铅笔,同德军同归于尽。
你说的场景是小偷在冒充德军科学家的两个人上火车之后,用通讯器报告的时候,被人关车门的时夹断了天仙,小偷就偷了一辆摩托车去报信,结果中途遇上了一群巡逻兵,逃跑的时候被打中了油箱,他还用口香糖堵住漏油,后来被击中,临死的时候跑到放置炸药的地方,让他们不要炸桥
3. 二战时期各国使用的摩托车
10
KTM Super Duke 1290 R
全年销量1459部
史上最狠的街车,动力暴躁,一旦关掉电子件会很危险。
09
BMW 宝马 S 1000R
全年销量1486部
街车,跑车的动力街车的操控,稳定的品质。
08
Honda 本田 NC 750X
全年销量1680部
轻度拉力车,舒适平顺简单耐用,缺点没性格。
07
BMW 宝马 R nineT
全年销量1930部
动力暴躁驾驶体验刺激外观漂亮,缺点骑行姿势不舒服,前减震太硬,应该是为了消耗库存的拳击手发动机。
06
Kawasaki 川崎 Z900
全年销量2203部
四缸街车,外观好看动力暴躁,缺点是和同级别日本车相比有点杂音。
05
KTM 690
全年销量2299部
大单缸低扭强劲,一如既往的暴力,一二三档不用离合很容易抬头,MAGURA液压离合超级舒适,缺点就是单缸独有的震动,还有就是很难理解花十万买单缸车的。
04
Honda Africa Twin
全年销量2562部
传承了CRF系列强大通过性,还有本田的品质,缺点是不足100匹的马力,新出的自动档不能理解。
03
Kawasaki Z650
全年销量2657部
双缸街车,操控好,外观受年轻人追捧,缺点声浪稍逊,价格高。
02
Yamaha 雅马哈 MT-07
全年销量3491部
与MT-09同系列,颜值高科技感强,动力舒适非常适合城市骑行,但是中国未引进。
01
BMW 宝马 R1200 GS
全年销量8333部
(比第二第三加起来都要多!)
宝马是全世界销售最好的一款车,最为舒适的拉力车,人性化的电子设备给你无处不在的关怀,遇到危险,你大可信心满满去刹车,是一台可以骑着去环游世界的好车,成熟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很好的抵消了横向震动,轴传动的方式让保养周期变得超级长,哪怕是在中国这样的禁摩国家,GS依然有着巨大的保有量,让1200GS非常保值且易于流通。
4. 二战的摩托车
价值还是有的,它是历史的见证,但如果想进行收藏投资的话还是算了
5. 二战各国摩托车图鉴
二战最经典的摩托车,因为年代久远现在存量极其稀少,国内几乎没有原版的r75。至于说价格就无法定论了。不过国产的长江750是直接纺织品,有存量,应该能买到。
6. 二战各国摩托车部队
就我所知,二战时候日本使用过一种97式军用摩托车,是三轮式。
日本原来从哈雷戴维森公司进口摩托车,后来1935年时,Sankyo公司(即后来的Rikuo Nainen公司)购买了授权设计图、工具、模具及器械,开始在日本生产,而且很快就出现了95式军用摩托。
与民用型相比,它的车身更高,而且使用不同的火花塞。后来改进型号就是97式,正式名称似乎是“97式军用侧三轮摩托车”,带一个拖斗。
生产时间:1937年
全重:500公斤
长:2。7米
宽:1。7米
高:1。2米
发动机:水冷汽油机,1274CC,24马力
最大速度:70千米/时
这种车辆一般在日本本土和中国使用,但很少出现在太平洋战场,毕竟那里缺乏适合它们使用的环境。
我对摩托车了解不多,找到的也不多。1935年,日本兴东贸易公司哈雷戴维森销售所建立的摩托车厂制造出日本第一辆全日产化摩托车——“陆王”VL1200边三轮摩托车。该车为美国哈雷摩托车的仿制产品,它不仅是日本自己生产的第一辆摩托车,也是其早期唯一的一款品牌车。
该车配置风冷、四冲程、V型双缸、SV2气门式发动机,排量1207。956ml,最大功率21Kw(3500r/min),最大扭矩63N·M(2500r/min)。后来的95、97式,都是由它而出,二战后,它基本就消失了。
。
7. 二战各国摩托车产量
日本毫无疑问是亚洲现代工业的代表,在摩托车制造业也是如此。本田、铃木、雅马哈和川崎是日本最著名的四家摩托车公司。其中本田和雅马哈在上个世纪起步的时候依靠模仿意大利比亚乔、德国宝马和美国哈雷起家。至今我们仍然能看到很多本田的型号和这些车子的尺寸甚至是细节都是一模一样,足以以假乱真。唯一不同的是,现在雅马哈已经开始自主创作或者在别人的创作上改动一下,而本田一直还是致力于模仿别人的外壳。
日本摩托车制造业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初,但真正形成规模是在二战以后。由于战争的灾难,日本金融陷入了一片混乱,公共交通毫无秩序可言,市场急需廉价、方便的个人交通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公司应运而生,如本田公司。本田公司1959年已开始向海外出口摩托车,铃木、雅马哈和川崎紧随其后。当时,日本本土市场四大公司竞争激烈,这又促使各公司在新车型设计制造及市场营销上狠下工夫,迅速占领世界市场。而那时世界上最成功的英国生产商却在原地踏步。到1961年,本田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公司。
日本摩托车的特点是外形美观、驾驶舒适,对一些细节处理非常细致、周到,如指示灯、变速器、电起动器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在日本摩托车中,都属于标准配备,甚至是在125ml排量的车上,这让买主惊喜不已。
到了1969年,本田公司凭借一款CB750,攻破了英国制造商一直坚守的大型摩托车市场,标志着日本摩托车时代的到来,同时为第一档市场提供了合适配置的摩托车。
日本在摩托车上的营销策略上也很下功夫,时时会根据某些国家的政策去生产摩托车。比如当时中国的标准是125cc以上不给上牌,雅马哈、本田和铃木就积极配合,而一向自以为是的川崎总是喜欢造大排,结果也造成了国人认为“造大排就是好车、好车就是买到的川崎”的误解。
8. 二战苏联摩托车
乌拉尔摩托车是一种侧向三轮摩托车,又称为“大马头”。原苏联在宝马R71挎斗车的基础上开发而成。乌拉尔摩托车以其工艺简单、结构坚固、造型古朴、维修简便为特点,产品分为家用、运动、限量版三大系列。在世界上,乌拉尔是唯一能够适应极端低温和高温的摩托车。
2.前苏联著名且古老的摩托车生产厂,因其承载着前苏联红军击垮希特勒第三帝国的辉煌而闻名于世,享有“现代古典艺术”的美誉。它是俄罗斯唯一的重型摩托车,也是世界上专营侧三轮摩托车的厂家。由于工艺简单、结构坚固、造型古朴、价格低廉、维修简便等优点,乌拉尔摩托车还存在压缩比小、热效率低、耗油大、车辆重等缺点。
3.俄罗斯的摩托车商标为乌拉尔。乌拉尔摩托是一种侧向三轮摩托车,又叫“大车”。它是前苏联著名的摩托车制造厂,乌拉尔是俄罗斯唯一的重型摩托车制造商,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家专门生产侧三轮摩托车的厂家。
9. 二战英军摩托车
印度的阅兵摩托车是 Royal Enfield牌摩托车,翻译成中文可以叫 皇家恩菲尔德, 排量499c。
Royal Enfield是英国上世纪的摩托车老牌子,在1893年成立,在1901年正式制造机动摩托车。在五十年代的一次业务扩张中,Royal Enfield在印度设厂。七十年代开始英国摩托车工业沦亡,反而远在印度的Royal Enfield兴盛起来。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