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国二战摩托车
有宝马R12、R35、R71和R75,除了宝马R35为中型摩托车外,其余均为重型摩托车。宝马R35配备14马力单缸风冷发动机,而其它几种动力都在22~26马力之间,配置双缸风冷发动机,排量0.75升,四速带倒档变速箱。宝马系列摩托车中,以宝马R75最为著名,该车从1940年一直生产到1944年,排量0.746升,采用26马力双缸风冷发动机,四速(带倒档)变速箱,最大速度可达95千米/小时。前轮为机械刹车,后轮为液压助力刹车,悬挂为伸缩套筒式前叉。武器有时是1挺MG34机枪(安装在挎斗前方),有时则干脆是在挎斗上搭载1门野战迫击炮。该车在德军中装备有16000辆之多,它在条件恶劣的北非战场和苏德战场上以良好的可靠性博得了官兵的喜爱。
1942年10月,德国《德意志车辆》杂志中刊载的聪达普军用摩托的宣传画,图中一辆KS600正在为前线运送弹药
2. 德国二战摩托车马力多大
10
KTM Super Duke 1290 R
全年销量1459部
史上最狠的街车,动力暴躁,一旦关掉电子件会很危险。
09
BMW 宝马 S 1000R
全年销量1486部
街车,跑车的动力街车的操控,稳定的品质。
08
Honda 本田 NC 750X
全年销量1680部
轻度拉力车,舒适平顺简单耐用,缺点没性格。
07
BMW 宝马 R nineT
全年销量1930部
动力暴躁驾驶体验刺激外观漂亮,缺点骑行姿势不舒服,前减震太硬,应该是为了消耗库存的拳击手发动机。
06
Kawasaki 川崎 Z900
全年销量2203部
四缸街车,外观好看动力暴躁,缺点是和同级别日本车相比有点杂音。
05
KTM 690
全年销量2299部
大单缸低扭强劲,一如既往的暴力,一二三档不用离合很容易抬头,MAGURA液压离合超级舒适,缺点就是单缸独有的震动,还有就是很难理解花十万买单缸车的。
04
Honda Africa Twin
全年销量2562部
传承了CRF系列强大通过性,还有本田的品质,缺点是不足100匹的马力,新出的自动档不能理解。
03
Kawasaki Z650
全年销量2657部
双缸街车,操控好,外观受年轻人追捧,缺点声浪稍逊,价格高。
02
Yamaha 雅马哈 MT-07
全年销量3491部
与MT-09同系列,颜值高科技感强,动力舒适非常适合城市骑行,但是中国未引进。
01
BMW 宝马 R1200 GS
全年销量8333部
(比第二第三加起来都要多!)
宝马是全世界销售最好的一款车,最为舒适的拉力车,人性化的电子设备给你无处不在的关怀,遇到危险,你大可信心满满去刹车,是一台可以骑着去环游世界的好车,成熟的水平对置发动机很好的抵消了横向震动,轴传动的方式让保养周期变得超级长,哪怕是在中国这样的禁摩国家,GS依然有着巨大的保有量,让1200GS非常保值且易于流通。
3. 德国二战摩托车图片
三大车企为希特勒做了军工设备的生产。
保时捷:
在苏德战争后,德军尝到了对手T-34的厉害,希特勒下令要求尽快研制新一代的坦克,虽然在新型坦克即虎式坦克的竞标中,保时捷无奈落败。输掉虎式坦克竞标的保时捷其实很不甘心,他通过和希特勒的关系为保时捷公司争取到了另一款武器的生产,那就是使用虎式坦克底盘的专用坦克歼击车--费迪南型(以工程师本人名字命名)。可以说,生产大杀器就是保时捷公司竖立品牌威信的重要手段。
到1943年5月12日,“象”式坦克歼击车样完成了全部90辆的生产任务,随后全体被派往库尔斯克前线。在突破苏军防御的战斗中,“象”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后方地域被优势的苏军坦克包围,一头头“大象”最终被“群狼”狠狠扑倒,损失惨重。于是,后期的“象”除了加装机枪外还需其他坦克配合作战,以便应付掉转炮口难的尴尬。
宝马:
一战之后,德国如同被锁进了牢笼一样受到种种限制,国防军兵力更是被压缩在10万人之内。虽然德军的训练水平依然不减,但这个不能有那个不能用的现实却让国防军高层无可奈何。直到希特勒上台后准备扩张之时,别说进攻用的坦克,就连军用卡车都不能满足需要。为了让部队快速达到闪击战机动能力,廉价而高速的摩托车就成了德军的重点发展对象。这其中,宝马公司以自己的优秀实力为德军制造了数款经典的双轮和三轮摩托。
奔驰:
目前奔驰品牌的卡车仍然是市场的佼佼者,而这种市场优势从二战期间就显现出来了。当年,纳粹德国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了军队的摩托化建设中。军 队里承担主要运输角色的是奔驰的L3000系列卡车(3000为载重公斤数,即3吨,其他型号卡车同理)。此款卡车可运送一个班(挤一挤半个排也是能站下 的),并运输军需物资和拖曳反坦克炮。
4. 德国二战摩托车值多少钱
如果真是那个时候的车还能卖点钱哦,
5. 德国二战摩托车修复
卡尔·本茨研制发明了世界第一辆汽车的同时,在同一国度上另一位工程师戈特利普·戴姆勒(1846—1900)和他的助手威廉·迈巴赫(1846—1929),也在从事以汽油为动力的车辆的研究,并也于1885年制造出一台气冷型垂直单缸二冲程,以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容积为264ml,最大功率600转时达到3.7马力。两人把这台内燃机安装在以橡木为车架的单车上,而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戴姆勒于同年的8月29日获得专利,成为世界摩托车工业之鼻祖;而他的助手迈巴赫则是世界上第一位摩托车“骑士”。
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车名,也冠以发明者之名。该车车后轮26英寸,前轮34英寸。其马鞍式真皮坐垫,橡木车架,木制车轮,皮带传动,加一级齿轮变速。离合器的结构是借助皮带传动的压带轮来控制的,压紧压带轮,动力转向后轮,驱动车子前进;放松压带轮,皮带打滑,即切断动力传递,车子停止前进。该摩托车最快时速为11.2公里。遗憾的是这件世界第一辆摩托车唯一珍品在二战期间毁于战火。
6. 德国二战摩托车多少钱
二战德国鼎盛时期: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
苏德战争爆发时期: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当时的统计如下:控制领土面积达904万平方公里,(为二战德国领土的三倍),人口1.17亿,总兵力为723.4万,坦克5639辆,飞机万余架,火炮与迫击炮6万余门,舰艇217艘,其中陆军总兵力约500万人,共214个师又2个旅,(其中有19个坦克师和14个摩托化步兵师),空军168万人,由五个航空队、国土防空军和空降兵组成。海军兵力为40.4万人,编成三个联合编队。此外还有党卫队15万人。
德军(含党卫队)在苏德战争中损失累计近1200万。其中死亡320多万人、被俘160万人(不含1945年5月9日后投降或受降者的120多万德军)、伤病累计约700万人次。最终死亡人数为380万(含死亡的俘虏)。以上数据包括奥地利、苏台德 、阿尔萨斯等地的德意志人,但不包括1945年后大量参战的人民冲锋队之类的民兵组织的损失。
7. 德国二战摩托车头盔
陆军的钢盔是用有光泽的“田野灰”色涂装,其左、右两侧分别是银色的国防军鹰徽和帝国国旗(黑白红)三色盔徽;海军的钢盔最初涂装了同陆军一样的“田野灰”色,后来则使用了偏暗些的“军舰灰”色,其左、右两侧分别是金色的国防军鹰徽和帝国国旗(黑白红)三色盔徽;空军的钢盔是用有光泽的蓝灰色涂装的,其左、右两侧分别是展翅状的空军鹰徽和帝国国旗(黑白红)三色盔徽;武装党卫队的钢盔由于其组织的特殊性质,它的涂装和陆军一样使用了“田野灰”色(后期也曾使用过纯黑色的涂装),其左、右两侧分别是纳粹党的党徽和古北欧文字的双闪电样式的盔徽。
8. 德国二战摩托车牌子
乌拉尔摩托车是一种侧三轮摩托车,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大侉子”。1941年由前苏联在宝马R71挎斗车的基础上研制而成。乌拉尔摩托车具有技术简单、结构牢固、造型古朴、维护简易的特点,产品主要分成家用、运动、限量版三个系列。乌拉尔是世界上唯一能够适应极冷和极热温度的摩托,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型从二战连续生产至今的三轮摩托。
9. 德国二战摩托车 车灯黑条
我倒也没有很贵的设备,目前还是处于单色的状态,比如护士就喷二战德国灰,M60就喷二战浅橄榄褐。所以基本都是田宫的手喷罐,28块钱一个能喷三个车左右。
毕竟喷过一个车以后,那些没漆的车真心看着丑。
其他的工具、缆绳、自救木、车灯小地方就买10ml装的漆,小心点手涂上去就好了。
机枪和发动机盖这些地方,喷还是涂看自己。喷的效果还是好些,记得做好遮盖。
素颜和化了妆的,还是有区别~当然如果做了迷彩会更好看些。
喷漆的好处是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有很多乐趣。比如T54,就喷城管涂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