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轮摩托车改正三轮货车
我报了二轮摩托车,觉得绕桩太难该不该换三轮摩托车?
在现有考试体制下,,如果你会开汽车,并且车位感较好。考三轮摩托车绕桩确实比二轮摩托车容易。
三轮摩托车不需要控制油门平衡,只要怠速行车,把路面宽度用完尽量绕大一点,等后轮过中线再往回转向就不容易撞杆了。
二轮考试用车由于油门有时候很卡,,不小心容易误操作。特别是有的考试场地用的是弯梁无离合款式。比跨骑有离合的难控制。油门给小了半联动走不了。给大了又容易串出去。容易走德一跳一跳的,不容易控制轨迹。
二、两轮摩托车改正三轮摩托车改装
三轮摩托车可以改装成两轮摩托吗?
可以直接买单机,三轮卸掉边斗是违法的,不能上路
三、两轮摩托车改正三轮视频
D照可以开二轮摩托车这个设定是否不合理?
不合理,非常不合理。
我不想纠结二轮三轮哪个难易,我只想点出:两轮和三轮之间,对驾驶技巧的需求很不一致,我不认同三轮摩托的驾驶技巧能“包含”两轮摩托。
不能说不一样,只能说风牛马不相及
两轮因为会倒车,它需求驾驶员对平衡性有较高操纵力,有一定的危机抗压能力,眼手协调能力,还有盲操作能力。
三轮不会倒车,但车身较大而且运动轨迹不清晰,它需求驾驶员对环境空间有充足的判断力,对车辆运动轨迹的预判力,对车身观察力,还有精准操作力
四、两轮摩托改正三轮视频
偏三轮摩托车被三轮摩托车取缔是否是必然趋向?偏三轮摩托车较三轮摩托车有什么优点?
被取缔是必然趋势,但偏三轮只会渐渐凋零,永远也不会消亡。
主流文化与亚文化永远隔着一道墙,就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偏三轮对比绝大部分8090后来来说,是存在影视剧中鬼子开的车
在更远的历史中,偏三轮可是有着高光的时刻。
侉子边三轮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之间
在汽车的成本较高的时候,边三轮是更多人的选择。
看图
![](https://pic3.zhimg.com/v2-0cae1c5971bf7fccb637fcdffa84a396_b.jpg)
边斗最初的设计是为了拉货和载人。
只不过到了现在成了发烧友的情怀。
又不同于三轮摩托车,在后排安置较大空间
这种感觉得自己试骑过以后才知道,记得带上老婆孩子,注意安全。
五、两轮摩托车改装正三轮
正三轮、倒三轮、侧三轮三种摩托车高速转弯下的稳定性比较?
倒三轮稳定性可以吊打其他两种三轮,边三轮和正三轮突破转弯极限都有翘轮甚至翻车的风险,不过由于力矩等原因边三轮灵活性和稳定性要好于正三轮。
六、两轮摩托车改三轮车视频
三轮汽车和三轮摩托车区别是什么?
1.发动机不同,三轮汽车是汽车发动机,三轮摩托车是摩托车发动机。
2.转向操作方式不同,三轮汽车通常是方向盘式转向,三轮摩托车既有方向盘式转向,又有握把式转向。
3.重量和尺寸不同,三轮汽车按照小型汽车的规定,总质量不超过 4.5t、车长 6m 以下,三轮摩托车总质量不超过600kg,车长3.5m以下。
4.现行法律规定的驾驶证不同,三轮汽车是C4驾驶证,三轮摩托车是D驾驶证。
七、两轮摩托车改三轮摩托车视频
三轮摩托与两轮摩托相比是不是更安全?
会驾驶边三轮的摩友来说,当然三轮更加安全。
缘由:
1.边三轮的难点在转弯的控制上,稍有不慎或者熟练度不够,不能够很好的转弯,特别对于刚驾驶三轮车的新手来说,简直是噩梦,你会发现你车把都扶不稳,因三轮多了一个后备,受力在中间部分,边三轮就更加难了,边斗在旁边,方向把的旋转弧度,多少角度,这些都得长期联系,另外开三轮车需要D照,而考D照具体看这篇
长江老侉子:边三轮摩托车驾驶证D照考试需知2.边斗容易翻倒
在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稍微控制不住左重右轻,造成车体倾斜,一脚油门就有可能倾倒,所以新车练车都会加重边斗的重量。
二轮的特征是灵活度高,容易掌握,但缺点也明显,每年就光刹不住车出的事故也不少,受力比较大。
八、俩轮摩托改三轮摩托车
三轮车骑久了,再骑二轮车为什么感觉不一样了?感觉平衡感没了?
三轮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本身是有稳定的,但是二轮车它的平衡。在于你去怎么去掌握,你会觉得骑二轮车有一种飞的感觉,无拘无束
九、摩托两轮改三轮视频
边三轮相比二轮摩托有什么优点和不足之处?
![](https://pic1.zhimg.com/v2-84f045a1faf2b5af2b6f6d57ddbed51c_b.jpg)
(别喷图,喷就是没学过随手画的)
写在开头:
俗话说:千金难买我乐意
好了,步入正题:
既然问边三轮相较于二轮的优缺点,那我就把暂时想到的方面罗列一下:
一、边三轮较明显的特点:
为什么要说特点呢?因为以下的内容可能有些人喜欢有些人不喜欢,但它的确是边三轮独有的,所以选择特点这个中性词来表述。
(一)日常驾驶体验
行驶过程中,边三轮由二轮的两个轮胎作为支点变成了三轮作为支点,也就是从两点一线变成了三角形的稳定支撑(静态上)。这就使得边三轮驾驶体验和二轮差别较大。不需要随时保持骑行时自身与车体的平衡关系(已经习惯二轮骑行的话保持车体平衡这个行为不太需要刻意控制),而由于边三轮第三个支点一般位于主车右侧,换句话说,边三轮左右车体不对称,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左右转弯半径相差很大,不同方向转向时的感受不一致。
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在排量较大时:
1.右转时速过快易翘斗甚至翻车;
2.左转时前刹过急容易翘后轮甚至翻车。
(二)玩乐方式
这里是专指属于边三轮的玩乐方式,一般包含以下两种:
![](https://pic3.zhimg.com/v2-24ddd774a7d02c04178be32a74afd6b9.jpg)
1.翘斗:让边斗悬空,仅用主车二轮着地进行驾驶。
翘斗算是边三的独门绝技,因为其他车型没有斗可以翘( ̄▽ ̄)。不过和二轮的翘头一样,属于有风险的动作,严格来讲不能在公共道路上使用。P.S.有骑士在公路上翘头后收到短信:单后轮着地驾驶,危险驾驶行为,扣12分!
除了常规的翘斗之外,对于排量较大的车型,还可以进行更多姿势的解锁。比如:行驶中使用前刹,使后轮短暂悬空的驾驶方式;还有和二轮类似的后轮边轮着地,前轮抬起的翘头行驶。
2.漂移:和汽车类似,在转向过程中使后轮打滑,完成漂移动作。
![](https://pic2.zhimg.com/v2-0601c887cc9d656d09933b8f23b0f58f.jpg)
这里打滑后轮有两种方式,其一是通过抱死后轮边轮完成漂移;其二是通过急加速使后轮与地面打滑(类似烧胎)完成漂移。
需要注意的是,漂移比翘斗对车的压力和损伤更大,玩乐前首先要做好加速损耗的心理和经济准备。
(三)回头率
![](https://pic4.zhimg.com/v2-4381614cd3fa5f8b29c67f7ec31cebb9.jpeg)
这一条简单明了,边三轮回头率肯定比二轮要高许多,这一点有人喜欢有人不习惯,只看自己能不能接受。
(四)车重
这一条有些废话,但是的确是边三轮的特点之一。增加的边斗以及相应的配置,额外的车架等等,都会大幅度增加边三轮的车重,使边三轮相对同级别二轮摩托来说显得笨重。但是,更大的车重也能带来更多的稳定性,譬如在遭遇大风等天气时能够更好地稳定车身。
而由边三轮车重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边三轮发动机调教更倾向于停启的便捷以及低扭的强化。
边三轮的特点就先介绍到这里,接下来就和二轮对比一下优缺点。
二、与二轮相比,边三轮的优点
鉴于题主的问题,这里只把边三轮和二轮进行对比。
(一)承载量
这里承载量不仅仅单指载货量,而是指各方面的承载量。其实最初二战时边三轮车型出现,也是有出于承载量的需求。
![](https://pic4.zhimg.com/v2-2912dfe9050f8c4614066847a313249f_b.jpg)
1.载货量
由于比二轮多了整整一个边斗(不论大小如何),边三轮始终是比同车型主车多出了一大块储物空间。这在日常骑行中可能差别不是特别明显,但是对于有载货需求的车主来说,这一点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银钢的mini小边三市场保有量相对较大的原因——二轮更多适合代步通勤,但边三轮还能够作为个体的生产工具使用。
2. 拓展&改装的余地
这里就厚颜无耻的拿自己的车举个简单的例子:
![](https://pic4.zhimg.com/v2-5bf6616fed46629cce989ac102b16059_b.jpg)
以上是原车,经过拓展加装零件后得到下图:
![](https://pica.zhimg.com/v2-0f07849dc2ac624f9976e3cec82dfa1a_b.jpg)
由于我本人不喜欢这辆车的主车风挡,就没有加装。以上图中只是简单增加了三箱(边箱主车左侧一个,边斗右前侧一个,均为加大款)和边斗风挡。以这辆车为例,除了主车本体之外,还可以拓展的地方有:边斗挡泥板货架/储物箱,备胎货架/储物箱,边斗保险杠+射灯,边斗前货架/机枪架,边斗内侧储物袋/挂钩,宽大的边斗后备箱里可以加装隐藏式油壶。
当然如果脑洞够大还可以有更夸张的改装方式,譬如把空滤外接,改装成哈雷的撞角空滤造型加装在边斗侧面;在边斗前脸上进行各种个性化创作和改装;将备胎移动到正后方并移出后备箱上方铁板,加装座椅变成可载四人等等。边三轮的个性改装更多需要考验脑洞了。
P.S.关于改装是否合法的问题,不同地区执法力度不一样,一般来说增加储物箱货架风挡等不太夸张的改装,问题都不大,只要不超过车身本身尺寸就不算过线。
(二)低速&极端路面的稳定性
1.低速稳定性
在低速行驶以及市区频繁启停的情况下,边三轮稳如老狗的三角支点可以让驾驶员不用费心于保持车体平衡。对于那些身高力气和自己车型不太匹配的驾驶员来说,这一点尤其友好,不用担心低速倒车。
2.极端路面的稳定性
这里放一段视频:
![](https://pic2.zhimg.com/v2-f3c11a45045b537e85adaff27e05abbb.jpeg)
是不是感觉四平八稳就过去了?这一段路是不是看着眼熟中但又不那么熟悉?
没错,这是波密-林芝方向上,网红涉水路——之后的另一段,地面不再是水泥路面,而是铺满了厚厚一层上游冲下来的碎石。介绍一下我经过这段路前后不久的通行记录:
金鹏502:行至路中陷入石子里,后经路人配合推车脱困。
宝马790GS~1200GS × 若干:翻,翻,陷进去,翻,翻,失控撞向对向行驶的丰田普拉多撞断鸟嘴……
以上碎石涉水路之后,再说另一段:雅安-泸州(没记错的话),老国道,中雨,全部为泥水路。这时边三轮遇见一大滩积水,可以抬起双脚并保持油门稳定然后趟过去,完全不用考虑翻车倒车的问题。什么?你说遇到暗坑陷住了怎么办?对比二轮在同样路段下可能遇见的连车带人摔进泥水里甚至发动机进水的遭遇,边三轮只是陷个车就显得从容许多了。
此外,在雪地行驶时,边三轮侧滑的后果要远远小于二轮侧滑可能导致的后果(翻车,摔车甚至滑出道路)。
综合来说,在极端路面驾驶时,边三轮的通过难度,容错率和稳定性要优于二轮摩托。
(三)乘客/载妹舒适性
这个没有太多争议吧?相比二轮摩托乘客只能乘坐在后座这块不大不小的地方,脚只能放脚踏,背部增加一个小靠背/后备箱增加一些舒适性而言,边三轮可以直接坐在相对柔软的座椅上,选择一个相对舒适的姿势伸展开双腿。如果原车座椅太硬或者不舒服,还可以去汽车改装店更换填充物或者直接更换汽车座椅。
除此之外,还有改装爱好者直接给边斗加装雨棚等等改件,力图让边斗拥有汽车的舒适度。
配一张充满了RMB气息的边斗示意图:
![](https://pica.zhimg.com/v2-4459a9552c57e09345b2c2ad7760cf34_b.jpg)
(上图为宝马1200的边三轮款,边斗搭载了车载空调,显示屏,wifi,立体环绕音箱等配置)
以上内容就是边三轮相对二轮来说较为突出的几个优点,对比都限于同级别同价位同类型车型,不进行跨维度对比。
三、与二轮相比,边三轮的缺点和局限
由于目前国产边三轮都只以后轮作为驱动轮(带边轮驱动的进口边三基本20W+,如果有经济实力当我没说……),以下情况暂时假设边轮不带驱动力。
(一)操控
1.高速稳定性
边三轮车体左右不平衡,带来的影响在高速状态下会被成倍放大。直观来说,质量一般或者调试不到位的边三轮在高速状态下行驶比二轮要危险许多,哪怕质量较好,调试也不错的边三轮,在高速状态下稳定性也要次于二轮。
曼岛TT比赛中,边三轮组都配备一名驾驶和一名副驾驶,副驾驶的作用是在高速行驶下不停地移动自身位置来改变车身整体重心,以此保持车辆稳定性。而日常骑行嘛,边三轮,还是慢一点好。
2.转向稳定性
这一条在上文中有所提及。边三轮左右转弯半径不一致,左右结构也不同,在转向时不可避免会受到较大影响。左转时,边斗轮胎会产生拉扯感,极大增加手臂的负担;右转时,需要小心控制车辆避免翘斗过度导致失控翻车。
与此同时,边三轮的转向会极大加速边轮和后轮的磨损。哪怕如嘉陵600有边轮随动转向系统,其边轮使用寿命一般也只有5000~8000km。这还是嘉陵使用的单独设计的边三轮专用宽胎的情况下。
3.日常骑行
边三轮日常骑行过程中,会存在龙头偏向问题。虽然这一点可以通过调节边斗和主车的连接杆来缓解,但是一般也只能是在某个较小的速度区间内保持龙头不偏。同时,边三轮在行驶以及采用前刹制动的过程中也会碰到龙头摇摆的情况,需要掌控好手把。因此,边三轮的操控比二轮要费劲许多。
目前,国内许多边三轮车型都配备了方向阻尼以避免摇头现象,但随之带来的就是龙头手感变重,操控更累。
(二)调试难度与故障率
1.调试难度
由于边三轮增加了边斗,边斗的连接杆角度,边斗与主车的倾斜角度的调试会直接影响驾驶体验。边斗与主车的角度也直接影响骑行过程中龙头的偏向。
关于连接杆的调试,由于目前国内厂家对边三的探索还不到10年(不计算上世纪的长江750等),虽然如银钢,嘉陵等车企内部积累了一些详细的调节参数,但是在推广普及上难免出现各类纰漏。目前边三轮连接杆调节可能更多需要车主自行摸索或者寻求有经验的前辈和修车师傅的帮助。
2.故障率
对于机械产物,有个朴实的道理:结构越简单,故障率越低。
而边三轮由于其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多,带来的直观问题就是故障率提高。譬如:
①边轮平叉强度不足导致开裂或者断裂;
②主车与边斗连接杆断裂;
③边斗车架脱焊及断裂;
④后轮平叉受力不均产生形变;
⑤刹车调节不到位导致刹车偏磨;
……
除了以上直观的问题之外,边三轮还存在的硬伤就是:针对二轮摩托设计的主车车架不一定适合边三轮车架的构建(受力不均等);二轮的转向系统不太适合边三轮的转向操作(轮胎偏磨,转向费劲等)。因此有车企专门设计了边三轮的前轮平叉以应对边三轮的转向问题(如下图)
![](https://pic3.zhimg.com/v2-ea26da6349acda5fb2fb21e567f5f0f0_b.jpg)
这些设计虽增强了边三轮的操控,但同时也增加了结构复杂度。
(三)城市通过性
1.城市道路通过性
这一点很好理解,我换个说法:堵车待遇和汽车相同。
骑上边三,什么走走人行道,堵车时钻钻缝等二轮独有的便捷就彻底无缘了。如果很不幸你的车发热量比较大,又正好是个艳阳天,那么每一次等红绿灯都是一次尾气和地热的高温桑拿。十分酸爽,容易劝退。
此外,某些专为二轮设计的摩托车道和停车位对边三轮来说也不够友好,譬如防汽车通过的地桩,宽度仅够二轮摩托通过的坡道等。
所以,边三轮不太适合市区尤其是市中心较为拥堵的地段。更适合周末跑跑周边,以及带上一家三口郊游等情况。
2.狭窄道路和崎岖道路的通过性
这一点意思也很好理解:边三轮走的了的路,二轮基本都能走,但二轮能过的路,边三轮有可能过不了。
狭窄道路,诸如某些摩托车专用车道,农用三轮能够通过的地方,边三轮也可能无法通过。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很难遇见,但是碰巧遇上时就很尴尬了。我本科学校的校门就是如此设置,摩托车道货三轮也能过,但是我的边三就是过不了只能走汽车车道然后每一次都麻烦保安开门,十分不便。
说到崎岖道路,这一点和许多边三轮的设计有关:许多边三轮车型由于边斗安装的需要自己出于车身重心和稳定性的考虑,离地间隙都不高。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崎岖路段,以及上下路坎时容易刮底盘/卡裆/扯蛋。我自己有次酒店停车出来碰到过类似问题,车库出口是个大上坡,然后坡顶尽头有减速带,接着路面就直接变成平路没有一个缓和的弧度过度,后来我是停在减速带前观察了下,然后一个大油门上去的,车当时腾空了……腾空了……
(四)油耗
更大的车重,更多的承载量,对发动机的出力要求更高,随之带来的就是相对更高的油耗。与此同时,边三轮在城区易堵车的特点带来更频繁的启停也会额外增加燃油消耗。所以,边三轮实际行驶中的相对油耗比二轮要高许多。当然,也这一点就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了。
(五)性价比
边三轮销量一般远低于同款二轮,再加上边三轮结构更复杂,发动机需要单独调教,因此研发成本更高,由此带来的影响就是这些额外成本都需要消费者来买单。这也是边三轮为何价格比同级别二轮高出许多的原因。边三轮没有什么性价比,只看是否符合你的需求和爱好。
![](https://pic1.zhimg.com/v2-c6c63510f9338618312394b0b7651bbe_b.jpg)
最后,如果题主有意入边三轮的坑,仔细思考下边三轮的优缺点以及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如果还是愿意入手,那么就准备下单吧
最后,给个镇楼图
![](https://pica.zhimg.com/v2-2dd304ac3cd9ca8cad755c0c32390922_b.jpg)
十、摩托车两轮改三轮视频
普通的两轮摩托和三轮摩托的驾驶体验差别大吗?
很大,二轮的基本操作是侧倾压弯,三轮无法侧倾,过弯的操作完全不同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