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自行车比摩托车贵,为什么(自行车比摩托车贵多少)

322 2023-03-29 11:00 摩托车报价网

一、自行车比摩托车贵,为什么

如何看待自行车比摩托车贵?

????两三万能买十分好的摩托跑车?250国产入门练手级别也叫“十分好”?大套两三万的自行车,算次顶级吧?那对标的档次是800以上的大贸进口摩托车,那至少是十万人民币的水准

———补充:经人提醒(没说你,不要对号入座),公路自行车两三万才算入门,次顶级五六万,上不封顶,佩服佩服,果然是有商品的地方就有装备党,骑自组ZGL的不配玩,买93的大概连人都不配做了。不要拿赛事来杠,有本事参加赛事就去参加,你见过哪个职业半职业车手会来知乎吹设备的?

按这个标准,摩托车圈子的入门至少要600,满大街骑250 300的不配玩,买110弯梁的大概连人都不配做了。突然又想到,买打雷allez的,是不是相当于买哈雷750的,哈哈哈哈哈哈,煞有介事一顿分析一顿夸,人家一句话:你个铝架………750也是,你个印度货

……………原答案分割线……………

自行车和摩托车没有可比性,除了都有两个轮子一个坐垫一副链条一个车把,俩根本不是一个东西,不在一个市场,用价格去对标没有任何意义。一小粒钻石十万,十万能买一火车皮的煤,都是碳原子,如何看待这粒碳原子比一火车皮碳原子贵?

所以不得不说国产自行车产业不如国产摩托车产业发展得好,同样大排量,国产有四五万的平替,也有一比一代工抄作业的春风800和1250之类,更有隆鑫SR4直接给宝马C400换标,KE500还升级到了525,用大贸进口的半价做到八成大贸进口的实力。

但是国产自行车就没有半价平替大组车,(指纯大陆自行车品牌整车,捷安特美利达………很遗憾还不能算“我们自己的”)只有一些配件做得挺不错的(顺泰真香,朝阳轮胎真香,onirii夹器真香)

二、自行车比摩托车贵多少

为什么电动自行车比摩托车贵?

肯定不能买,禁摩跟新国标妥妥的是在压榨打压底层。6000买辆带脚蹬,时速只有25km,15km/h就滴滴滴响,续航不到100km,骑行体验极差,遇坡就得下车推的工业垃圾。谁买谁脑子有问题(可惜劝不住),6000都能买辆不错的入门公路自行车了。电动自行车贵的五六千,七八千都敢拿出来卖,电摩三四千就能有更高的续航动力速度,骑行体验跟电自简直天壤之别。

不觉得禁摩+新国标简直是一套牌吗?先把摩托车禁了,让你们有证没证的都骑不了,然后推出新国标电自,55kg的重量限制,导致电动自行车只能使用锂离子电池,锂电厂家大赚特赚。接着是交管部门,在非机动车道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摁着电动自行车使劲一顿薅。行驶上机动车道罚款2000,不戴头盔罚款2000,“非法”载物载人罚款1000/2000。

三、自行车比摩托车贵吗

自行车的技术含量很高吗?为何价格跟电动车都差不了太多了?

明确告诉你,不高,但跟电动车比,高端运动自行车产量太小了。产量小成本就会居高不下。至于技术,光一个锂电池以及电控单元的技术就秒杀自行车几条街了好吗。英特尔说如果全球60亿人都买他的cpu,他可以1美元卖。但你能说几千美元自行车比cpu技术含量高吗?

还有人扯研发费用的,大众八代高尔夫研发费用22亿美元,估计国内售价也就15万左右,你一辆5万的速降自行车整车研发费用能有2200万美元吗?公路就更别说了,速降复杂程度以及使用环境严酷程度比公路多一个量级,公路卖的贵只是韭菜多罢了。有些自行车行业从业者以及资深玩家麻烦收收你们的玻璃心,自行车贵和技术关系不大,和产量关系更大。跟汽车摩托车比起来根本不能算有科技含量。

四、自行车比摩托车贵多少钱

摩托车旅行比自行车旅行省钱吗?

均讨论基本最低消费

自行车旅行差不多2块一公里 算上基本吃住 假设日均100km 骨油差不多3瓶水10块 吃6.70 住花个100出头 差不多

摩旅以125为例 油耗每公里2毛多算3毛吧 时速按60算 一天走走停停300公里没问题 油费90 吃住如上

所以摩旅理论上讲会比自行车旅行省钱 因为你可以压缩更短的时间去更多的地方 在吃喝住上面 省下不少

五、自行车和摩托车对比

为什么现在自行车都那么贵?

一分钱一分货嘛,现在便宜的自行车也不是没有,我自己也有一辆喜德盛的山地车,近3000的价位吧,也骑过一万多的自行车,贵是又贵的道理的,然后我附近有一个公园是专门骑自行车的,里面就会有租车的地方,刚开始没有自己买车的时候也去租来骑过,以前觉得还好没有区别,后面自己买车了也和老板慢慢交流,他们用来出租的车大多数是盗版的淘宝神车,也就400多块钱一辆的那种,这个我从开始了解自行车的时候就发现了的,不过还是问了老板来证实。

怎么说呢,稍微好一点的车,从最基础的踩踏感,换挡流畅程度,与那些几百块的神车就有很大的区别,再从其车身配件,变速器、牙盘、车架、指拨、减震前叉……这些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些最主要的就是变速器,也是自行车贵的原因。总之就跟汽车一样,什么价位的车都去开过,你才能理解其贵的道理

六、自行车和摩托车哪个好骑

建议大学生买一辆摩托车吗?

刚刚18岁,说明已经是成年人了,那么,成年人首先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能力呢?没错,那就是: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

那么,什么叫“完全独立民事行为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

第17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18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当然,这里还要求自然人精神健康、智力健全,不属于《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的精神病人。

了解完了以后再说说你“为什么要买摩托车”吧。

1、如果说,你买摩托车是为了通勤,试问,买多少钱的?4000?40000?还是400000?要知道,现在各大城市不是禁摩就是限摩的,买摩托车还不真不买电瓶车,买电瓶车还真不如买自行车。

2、摩托车买到后,首先,面对当下的汽油价格,那简直就是无底洞。还有一点,摩托车是机动车,每年保险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3、摩托车的速度很快,危险性相当之高,如果你是为了通勤,那么真要买,4000元的摩托车足够了,但是,作为大学生,是为了通勤用的吗?如果是为了装13,则还是多考虑一下你的家人,因为,摩托车一但速度过快就容易失控,一但失控,生还的可能很低的,更别说好手好腿的生还了,况且还有可能涉及无辜的第三方。

人生都有一个18岁,我也有过,我女儿今年也18岁了,也就是说,我和你父母是差不多大小的,欠叫我一声“叔叔”完全合情合理。所以,当叔叔的不会坑侄儿,给你说句心理话。18岁的人,非常懵懂,干任何事从来不顾及后果,只看眼前,这都能理解,想当年,我和你一样天不怕地不怕地,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后怕,我只能把这种能力归结为“运气”,因为没有运气的人也不会像我一样给你回复消息了。

综上所述,建议您好好考虑,量力而行,不为自己,多为家人考虑。如果想要运行,我觉得,自行车比摩托车更时尚,更有魄力。

七、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相同和不同

花一个月工资买一辆公路自行车算败家吗?(大概人民币2w)?

就是败家。

什么人需要一台价值2万的公路车?只有靠骑车吃饭的专业运动员才需要。

你月薪2万,怕是已经超过99%的运动员了。

如果你需要一台靓车显摆自己的尊贵身份,请买摩托车或者跑车。

如果你需要一台靓车练掉自己的赘肉,请买山地车,拣最贵的配件买,山地车越贵越舒适。

如果你需要一台靓车跟小电驴和其它公路车竞速,请买躺车,老大爷都能骑40巡航。

总之,公路车就是一个为体育比赛设计出来的怪胎,如果你买公路车不比赛,那就是败家。

八、骑自行车比骑摩托车好

国家怎么不鼓励买摩托车呢?特别是现在好多城市禁摩呢?

1、上层的决策者认为摩托车是落后的交通工具,这个是上海交警网站的官方回复

2、电动自行车他们也想禁,太多了禁不住而已,最近上海还出台了电动自行车不许超过15公里时速的规定,越来越多的城市道路拆除了机非隔离带,为汽车让路。

3、大贸车主阶层已经出了很大的力气,不然我们至今还在开125天剑王。上海当年拘了一群人,换来了三纵三横,我们感谢他们。

4、所谓的”骑士精神“,那些管不住右手的人,炸街的,大灯晃瞎眼的,这些人也不是一坐上二轮,就嗷嗷的变身了,他们不开摩托,也会是酒后驾车的、也会是SUV加一排射灯的、也是走路闯红灯的,一样是交通危害行为的创造者,只不过换个工具而已,出问题的是人而不是工具。

5、大陆的交规及交通规划本身对摩托车不友好,导致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挑动群众斗群众是西方落后国家管理阶层的必修课,如果你上了道,说明你觉悟不够

九、自行车比车还贵

为什么现在几乎没有人买自行车?

不是中国自行车产业衰落了,而是回归了本该属于自己的水平,也就是说,当年中国成为自行车王国只不过是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特殊状况。

几十年前的一辆自行车,需要一个城市工人三到五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得起,农村更不用说了,大多数人都消费不起,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很牛很显摆的事情。到了八十年代后,人们生活条件逐渐好了起来,能够骑得起自行车的越来越多了,拥有自行车也逐渐成为了一件比较寻常的事情,此时显摆的事情也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能骑上一辆雅马哈那是非常牛的。

自行车能够当时在中国大流行,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通勤工具,更是一个运输工具。

在我小时候,买菜可不像现在这样,出了家门小区不远就有菜市场、超市,要想买到家里需要的足够的菜,需要到距离很远的荷花坑南市,农村则是赶大集,从家里到市场往往需要五到十公里以上的路程,去一趟不容易,所以一次要买很多回来,这么多菜,就需要用自行车驮回来。

要是买粮食,当时需要家里自备米袋子面袋子,袋子很大,不像现在超市里都是小包装的米面。在供销社粮店把袋子装满扎好,一次就是好几十斤,用自行车拉几十斤的粮食,可比拉上一百多斤的活人费力气多了。

到了冬天,还需要储存过冬的白菜。那时北方还没有大棚,冬天只能吃白菜和腌制的咸菜。当年有句话叫做白菜顶百菜,白菜这种东西除了营养全、便宜之外,还有耐储的优势,当时城市楼房还不是封闭式阳台,冬天每家会把一两百斤的白菜堆放在阳台上,农村则用菜窖。一冬天也不会烂,还会长新芽、开花,论耐储藏,白菜可以说是蔬菜中的王者了。当时做饭会把白菜一层层包了,普通菜就用外面的硬白菜帮子,做好菜就用里面的嫩菜叶,白菜心甜甜的,就当零食用,回忆起当时白菜心的味道,可比现在的可乐什么的甜多了。一快要入冬,就用车子到菜市场往回成捆的驮白菜,少则二三十斤,多则四五十斤,直到把阳台填满为止。我们在玉田县的农村老家有亲戚,每年亲戚走动,要么老家的亲戚送白菜过来,要么我们去拜访回来时送我们很多白菜,都是用车子运的。

除了白菜,还要储藏蜂窝煤,楼房下面全是煤棚子,那时没有暖气,家家户户都需要生炉子,炉子除了取暖,还可以烧开水、煮粥,只是换煤很麻烦,弄得家里地上都是煤灰,高层的住户每天需要爬楼梯把煤块搬上去,把炉灰渣运下来,时间长了,楼道的墙上都是黑乎乎的了。过冬煤有单位送还好说,没单位送的,只能用自行车来拉了。

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换煤气罐,过一段时间就要换,把煤气罐勾在自行车侧面,骑着去气站换,煤气罐有大号小号的,小号的轻便,但用小号的话单价比大号的贵,所以如果自行车能载重,运大号的,也能节约生活开销。

除了日常这些,搬家、换家具也需要自行车,在木匠那里定做一个大衣柜,做好后捆在自行车后座上,那时的家具木料比较沉,运一趟家具对车技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至于载人,更是不在话下,一辆二八大杠载上四五个人在当时绝不是罕见的场景。

以上这些,需要自行车结实、耐操,自身还要有一定的重量,所以老式的二八二六搬起来都是死沉死沉的,尤其是二八,由于又高又重,上车时需要先贴边登几下,然后像上马鞍一样跨上去。由于载重大、车身高,所以大都是身高更高、体重更大的男人来骑,妇女骑起来就费劲了,家里搬煤、扛煤气罐、搬家具、扛粮食都是日常必需的活儿,这都需要男人来干。所以当时家里一个壮年男性劳动力是不可或缺的,而男人平时穿的衣服、过冬的毛衣、拆被子也离不开女人,所以那时候人们结婚意愿比现在高多了。

除了运输载重,那时自行车还是出门必备,当年公共交通还不发达,没有出租车,更没有滴滴,只有干部和大款才能坐上机动车。那时等公交是个辛苦活儿,车次少,乘客多,等半天才来一趟,公交车一到站,就会有乌压压一大群人围过去往上挤,车满了挤不上去的只能再等下一趟,这可比现在挤地铁惨烈多了,至少地铁是定时的。过去的公交车是前后两截的,中间是个可转动的圆轴,就是为了能够多拉客人。如果被挤到车最后面,就受罪了,由于惯性,车一转弯,就像蝎子摆尾一样,体质不好的很容易晕车。没有单位报销的话,车票也不太便宜,普通人是舍不得天天坐的。这还是城市,农村连公交都没有,那时农机也少,要是去别的村镇、进城办点事,自行车就必不可少了。那时道远的一次骑上一两百里地毫不稀奇,路况也不好,坑坑洼洼的,这就要求当时的自行车必须以耐操为第一要务。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情况渐渐转变,菜市场多了,买菜方便了,买粮食方便了,尤其是小区超市出现后,出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有了大棚,冬天也不用再储存白菜了,有了暖气,也不用再烧炉子存煤块了,小区的煤棚也都拆掉了,有了通用的煤气天然气管道,也不用换煤气罐了,有了搬家公司,卖家具有售后服务,也不用自己费力了,这样就不再需要用自行车作为运输工具了。公共交通越来越发达了,农村农用车也多了,也就不用靠自行车出远门了,这样,自行车的用途就剩下通勤和短途代步工具了。

后来捷安特等轻便自行车进来了,除了载重,老牌自行车各方面都被吊打,很快就失去了市场,只能在二手车市场买到了。捷安特哪都好,只有两个缺陷,一个是贵,另一个是容易丢。因为车身很轻,偷车的会弄一个钩子把自行车后面勾住,然后把推车走,旁人不容易看出来,那段时间最容易丢的就是捷安特了。

再后来,电动车崛起,考驾照开车的也越来越多,再出来了一个共享单车,家用自行车的通勤和代步的功能也被取代了,只剩下唯一的优势:骑车能够锻炼身体,所以现在对自行车有购买需求的大多是想用来骑行锻炼的,于是自行车店里摆放的大多是山地车和公路车了。

这本来就是正常现象,既然自行车在现代社会中的最大优势是骑行锻炼,那就让它在这方面发挥优势就好了,这是它本该拥有的位子。

过去自行车那样流行,是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那时中国人民还很穷,但还不是穷得彻底,因为穷舍不得买雅马哈,更没钱买面包坐吉普开夏利,只能骑自行车,又因为穷得彻底的话就根本买不起自行车,所以自行车在这个特定时期才流行开来,后来从全民生活必需的运输出行工具,到上班族通勤代步工具,再到小众圈子骑行锻炼的玩具,本来就是一个逐步回归正常的过程。

十、自行车比轿车贵

摩托车虽然行驶快,但却比自行车,电瓶车还要不容易发生事故,你怎么看?

个人认为,摩托车确实比电动车安全,但这是驾驶人相同,遵守交通规则的条件下说的。本人骑摩托车,总里程5w以上,偶尔骑电动车代步,出过轻微事故,工作性质原因,与电有点关系,对电车有点了解

1.制动问题,

这是硬伤,电动车和摩托车根本没有可比性,因为这是自身特性属性问题,电动车的驱动为直流无刷电机,力矩特性就是硬,通俗就是有劲,低速高速一样,属于恒转矩调速,制动通常用电气和机械双制动,电气制动是让刹车后的转动惯性能量转化为电能,这个东西吧,如果只要电气制动,基本和没制动没什么区别,骑电动车的知道,松开电门可以溜很长距离,所以必须配合机械制动,通常为碟刹和鼓刹,也就是电动车的制动几乎全靠手捏,不像机动车有发动机连着,松开油门即使不刹车只降档,制动距离也比电动车小太多,当然只是打比方,不建议这样操作,摩托车的制动距离和效果确实比电动车强太多。

还有就是摩托车本身自重大,通常在130公斤以上,公升级更不要提了,随着排量增加发动机也增大,整车重量也增大,而且车架各个部分都经过严格匹配测试,保证整车的重力均匀,操控性舒适,在没有失速情况下,制动还是不错的,我骑100排量(新本威武)跑80,骑300排量(无极)跑80,制动距离明显大排量更小

电动车的自重几乎全在车架和电瓶,坐高又低,腿又蜷缩,屁股大的基本就是蹲着前行,紧急情况脚撑地都慢一拍。车轮直径小,减震就是个摆设,走走城市还好,当然大厂踏板好些,至于有些改装电猴子之类,那就更危险了,提速快,重量轻,制动差,简直不要害怕

2.通过性

亲身经历,下雨骑电车,工作单位门口,一个井盖不知道哪个做的,低于路面20CM,在马路右侧边,亲眼见过不下5起摔人事件,都是电动车,严重的一个是妇女带着小孩骑电车,直接摔得头破血流不省人事,120都来了。某雨天,赶着上班,骑着小电车,没骑摩托车,结果也是,跟前刹车已经来不及,人出去3米,车外壳部分损坏,由于本人自己练过一段时间小轮车,对摔车本能护住头部,避免严重严重伤害,一个膝盖严重点,也没骨折,只是疼,别的就是擦伤,反正一瘸一拐不能上班,回家2天,腿疼半个月慢慢没事了。

这就是电动车的轮胎直径远远小于摩托车,摩托车的轮胎,减震,车架,决定通过性强太多,如果是摩托车碰到相同情况,根本不会任何事故,最多颠簸一下。

3骑行环境

别人说的也不少,反正我骑摩托车99%走机动车道,骑电车走非机动车道,哪次都郁闷死,逆行的比顺行的多,而且比你还快,你还得躲它,你要撞了,还是你的不是,劈头盖脸先臭骂你一顿,你说它逆行还这么横,我说啊,一个连基本规则都不懂,都不愿遵守的人,你跟他讲什么道理?能把你气乐了你信不?

4驾驶人员

这个就不好说了,我相信多数有驾驶证行车证摩托车驾驶员,比较遵守交通规则,经常和汽车一个道,更不要说周末跑山,走省道和国道,除了轮子比汽车少俩,规矩一点不比汽车少,汽车好歹有个壳,所以决定了摩托车驾驶人要比汽车更小心,注意力更高,驾驶技术更硬,安全意识更强,头盔护具骑行服一个不能少,这都是自觉的,不像电车,都以为速度慢,有几个戴头盔,更不说护具啥的,好在现在强制一盔一带,严查电动车,赞一个。

最后劝各位摩友,一定遵守交通规则,管住右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祝骑行快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301个专题208039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