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北京摩托车发展历史(北京摩托车发展历史简介)

398 2022-12-12 03:38 摩托车报价网

1. 北京摩托车发展历史简介

京b牌照的摩托车就是普通的两轮或三轮摩托车。北京地区各个郊区县摩托车售卖点所售出的摩托车一般都挂京b牌照。

这类摩托车一般都是70型号以上的重型摩托车。他只能在北京郊区范围内行驶。而不能上五环或市区内。市郊区县摩托车爱好者普遍都使用的车牌。

2. 北京摩托车发展历史简介视频

1958年全称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朱德委员长题写厂名。

以下为历年北京汽造厂名称。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汽车制配厂。

1953年国家投资创建第一汽车附件厂,生产化油器等17种附配件。

1958年改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朱德委员长题写厂名。

1984年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了我国汽车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BJC),主要从事中高端轻型越野车开发和生产。

1987年与北京摩托车制造厂合并组建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北汽摩,BAM),继续从事轻型越野车开发和生产。

1994年北京汽车装配厂(BAA)成立,主要从事专用轻型越野车开发和生产。

1996年与全国99家企业出资组建了北汽福田公司(FOTON),并于1998年成功上市,主要从事商用车开发和生产。

2001年北京汽车装配厂与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按现代企业制度重组组建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BAW),北京汽车装配厂控股。

3. 北京摩托车发展历史简介概况

中国第一辆摩托车:1951年7月8日,中国人解放军北京第六汽车制配厂仿照德国讯达普K500型摩托车,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批定名为“井冈山”牌摩托车。(该车的命名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聂荣臻颁布,为了永远记忆井冈山的英勇斗争)该车发动机为双缸对置型四冲程风冷式,气缸容积498ML,发动机功率为11.8KW,最高车速110KM/H,自重195KG,"井冈山"牌摩托车的问世,开创了我国摩托车生产的历史.

4. 摩托车的历史比汽车早?

蒸汽机车出现早,火车之所以叫火车,就是因为:以前,在内燃机还没有发明之前,火车都是烧煤的。原理:火车的发动机是一个锅炉,里面装满了水,煤燃烧,将水转换成蒸汽,推动活塞向前后移动,带动车轮向前转,从而带动整烈火车向前。

5. 北京摩托车趋势

北京摩托车只有京A和京B,没有京C,相关部门也没有京C相应政策出台。当前京A已不在新发,都是之前存量车牌,因为号牌可交易,当前京A市场价在10万元以上。京B只能在四环辅路以外区域行驶,且城6区户口不能办理,很多城区车主采取背户上牌的方式。

6. 摩托车的历史演变

  摩托车就是使用“内燃机”的车辆   电动车不属于摩托车的范围   把电动车也归于摩托车中,不合理   违反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管理规定条例   2005 年5 月1 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作为非道路车辆,只要符合GB 17761《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就可以上路行驶,使得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合法化,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电动自行车发展的“身份”问题,适应了现阶段我国交通需求。而在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产品,在最高车速、总质量、电动输出功率、以及驱动方式等方面超出了电动自行车标准要求,甚至实际已为电动摩托车范畴,但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法规和产品准入机制,遭遇了机动车道不能上,非机动车道上行驶违法的尴尬局面。   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作为截然不同的非道路车辆和道路车辆两类产品,以其环保、低噪、便捷、经济以及能源友好性,在国外均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我国台湾省也较早实现了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商品化。目前我国商务部等五部委出台的加强摩托车出口管理的要求中,也对电动摩托车的准入检验标准提出了要求。因此,为满足我国道路交通管理及市场需求,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制定我国电动摩托车标准法规和企业及产品准入机制,将电动摩托车产品纳入道路车辆,进行规范管理已十分迫切。   1 我国电动摩托车的演变过程   实际上我国的电动摩托车是由电动自行车发展起来的,我国是自行车生产和使用王国,上世纪90 年代末,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庞大的自行车使用群体中有部分消费者追求便捷、省力,于是电动助力自行车便应运而生,并悄然在各地快速发展,到2005 年突破了600 万辆(这其中包括了大部分的电摩化的“电动自行车”)。   作为新生事物的电动助力自行车,在发展初期,由于对其机非定位认识不统一,产品技术标准法规滞后,在国家的层面上对其规范管理没有及时到位,而部分地方政府因其巨大的市场需求,通过地方法规的方式予以认可,使电动助力自行车在一段时期内处于合法与非法的两重尴尬局面。不规范的发展过程带来一定程度上不规范的发展结果,一方面,随着电动自行车市场扩大,用户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车体宽大、造型时尚、动力强劲的电动自行车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和欢迎,由于管理不规范和市场竞争,为了迎合人们的口味,我国的电动自行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轻摩化的趋势。到了2003 年这种轻摩化的电动自行车,取消了已经成为摆设的人力骑行功能,取消了脚踏、链条和飞轮,电池容量扩大,全面采用了轮系和优秀的制动系统,最高时速接近40km/h,甚至更高,车辆轮胎加宽,重量加大,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一辆摩托车。而另一方面,由于电动摩托车的标准和准入还不完善,且作为非道路车辆的电动自行车管理相对于道路车辆的摩托车管理门槛低很多,这些已电摩化的车辆,甚至一些原来专门用于出口而生产的电动摩托车也面向国内销售,并基本上以电动自行车的面目在路上违规行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   2 电摩化的“电动自行车”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首先,电摩化的电动自行车取消了人力骑行功能,车速比电动自行车更快,重量、外观都趋于了摩托车,这样的车辆行驶在非道路车辆的路上,势必给路上的行人等带来了安全的威胁;另外,目前的电动摩托车其实大部分就是做了一些技术改动的电动自行车,这种不烧油、速度快,价格在两三千元,和电动自行车差不多,还不用上牌照的“电摩”得到了很大的追捧,市场销售一度紧俏,但市面上的这种“电摩”存在很大的缺陷。   指标超标:国家规定作为非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车速不大于20 公里/小时,重量不大于40 公斤,有脚踏行驶能力,电动输出功率在300W 以下。而从电动自行车“改良”成的“电摩”,各项指标均超标,没有脚踏行驶功能,车速40km/h 甚至更高,输出功率在500w 以上,整体重量大于50kg。   质量缺陷:电动摩托车由于速度较快,在行驶时放电强度过大,所以电池使用寿命极短,据介绍,目前生产电动摩托车的厂家为降低生产成本,选择低档部件,经常发生故障。电机、控制器等主要部件技术不过关,整车使用年限低。因为,目前没有出台电动摩托车的国家标准,无法按照标准进行检测、鉴定,安全、性能指标如何无法确定。   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改装成的“电摩”,车身重量增加,在正常匀速行驶过程中,车身原有零部件的压力都会明显增强,在加速、高速以及路况不佳的情况下,车身承受巨大的压力,极易出现翻车、车身断裂、四大主件失灵、失控等事故,遇到紧急情况很难成功刹车,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其次,《道路交通安全法》只把电动自行车归为“非机动车”,目前,并没有对电动摩托车有明确规定,也没有上发改委的产品公告,没有给电动摩托车颁发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道路交通法实施后,各地对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对于合法化的电动自行车很多地方接受,加强管理,允许登记上路,而不符合电动自行车标准的电摩,态度是一样的,一律禁止上路,上路违法警察发现即罚款。   3 电动摩托车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我国私人购买汽车能力还不普及的情况下,摩托车成为人们普遍欢迎的交通工具,这也就是我国为什么成为摩托车生产和销售大国的原因。而摩托车能耗大、排放污染由于技术问题比汽车还要严重,又因其轻便灵活,噪声排放污染分布更加广泛,由于技术和成本的原因,这些问题难于从根本上解决,在能源安全以及环保呼声日益强烈的今天,摩托车的发展只有寻求新能源才有前途。   电动摩托车具有操作简单、骑乘舒适、维护方便、噪声低、节能环保等优点,既可以作为普通市民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又可以作为中老年人的休闲用车,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环保交通工具,也是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必不可少的补充,同时也是传统燃油摩托车理想的换代产品。   我国曾在“八五”“九五”“十五”规划中将电动汽车的研发,产业化列入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在电动汽车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成果,因电动汽车技术是一项集机械、电机、电子控制、材料、电化学制造为一体的系列工程,很快大批量的上产和商业化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对于电动摩托车技术不如电动汽车高,电动汽车的研制成果可以直接被利用,使电动摩托车领域率先进入产业化、商品化成为现实。   电动摩托车结构简单,部件少,随着电子技术、电池技术的发展和改进以及批量生产,其性能价格比将显著提高。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而电机的效率较发动机的运行效率要高很多,电动摩托车的节能效果显著;采用快速充电技术和利用晚上充电,避开用电高峰;利用目前研究开发的单位体积下高储能电池,这都成为电动摩托车发展的可能。   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摩托车企业早已研制出技术较为成熟的电动摩托车,因缺乏相关标准,电动摩托车准入制度不健全,一直没有进入产品公告,同时因电动自行车管理不严,大批的电动摩托车进入了电动自行车行列。适时因势利导、疏堵结合,抓紧制定和颁布技术标准和管理法规,将电动摩托车纳入规范管理,必将为电动摩托车和摩托车行业   带来一个新的春天。   4 电动摩托车标准制定的原则   电动摩托车与传统摩托车相比在动力源和驱动系统方面上有其特殊的方面,而其他方面与其传统的摩托车的要求一致,因此电动摩托车要符合传统摩托车应符合的相关标准要求,同时还要对其特出的方面制定相应的标准。   电动摩托车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1)与传统摩托车要求一致的不再重新规定,执行现有传统摩托车标准,例如:灯光、扶手、凸出物等方面的要求;2)对一些与电动汽车共性的标准,借鉴或直接引用电动汽车标准,也不再重新制定,例如,术语、电池标准等; 3)与传统摩托车标准没有抵触只是需针对电动摩托车特殊方面增加少量内容的,修订原有标准,补充相关内容,例如:操纵件、指示器标志等;4)对电动摩托车特有,不能与传统摩托车以及电动汽车标准兼用的,要单独制定;5)标准的制定由急到缓,有易到难,逐步制定完善电动摩托车的标准体系;6)与电动汽车标准的制定形式相同,考虑制定为推荐性标准且大部分以行业标准的形式制定,如果政府部门在对电动摩托车产品的准入管理中采用,则考虑哪些项目和内容是必需执行的。   5 标准制定的组织形式和首先考虑的项目   因电动摩托车涉及电驱动及摩托车,因此,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由电动车辆与摩托车分标委会共同组成标准研究制定工作组,以工作组的形式开展标准的制定工作。工作组成员由电动车和摩托车两个专业方面的人员组成,标准中既要针对电动车的特性提出要求,还要符合摩托车生产企业以及摩托车产品的应用,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两个标委会秘书处人员为工作组主要成员,同时吸收有意愿参加该项工作的企业参加。   首先要考虑制定的项目:1)安全要求标准:电动摩托车为电驱动,动力源使用的是蓄电池,驱动系统采用电机,因此电动摩托车在其结构上要考虑电安全、蓄电池安全、充电安全;同时因驱动方式不同还要考虑与传统摩托车不同的机械安全;电动摩托车的使用安全要求,保证电动摩托车的规范发展。2)性能评价标准:电动摩托车性能是评价电动摩托车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没有统一的试验方法标准,那末所标注的性能指标参数就可能有很大的水分,车辆的好坏不具有可比性。包括a)电动摩托车的续驶里程以及能耗试验方法标准。电动摩托车用动力蓄电池在完全充电的状态下依据标准的试验方法,能够行驶的总里程为续驶里程,所消耗的能量为能量消耗量。目前电动摩托车的续驶里程短是与摩托车相比不足之处,因此,车辆续驶里程和能量消耗量的多少是购车者首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b)电动摩托车整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电动摩托车因动力源、驱动方式的不同,其动力性能(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等)、可靠性、耐久性评价的试验条件、试验方法与传统摩托车不同,因此要评价电动摩托车整车性能,就要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法标准。3)定型试验标准:这是我国机动车辆产品准入管理需要的标准。4)电动摩托车电机输出功率测量标准:电动摩托车电机输出功率是电动摩托车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能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会成为界定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的一个指标,因此该标准也是首要考虑制定的。   6 其他   关于电动摩托车的称谓,一些人认为电动摩托车这个称谓本身就不对。理由是因为偏离了“motorcycle”的原意,摩托车就是使用“内燃机”的车辆,换成电力驱动,则丧失了“内燃机”的概念,电力驱动和内燃机驱动是有矛盾的,两者不能放在一起。我认为大可不必去追究这种术语概念,随着汽车、摩托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摩托车的概念已经广义化,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初的内燃机车辆。就像电动汽车的称谓最初也有争议,认为动力系统发生了变化,而且已经不烧汽油了,怎么能叫汽车?可这么多年下来,人们已经接受了电动汽车这种叫法。而另一方面,在我们的标准中也并未对汽车、摩托车的动力源加以限制。“汽车”(GB/T3730.1)—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包括整车整备质量超过400kg的三轮车辆)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GB/T 5359.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术语 车辆类型》以及GB/T 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中都明确规定各类摩托车为动力驱动,可以是热机也可以是其他的驱动形式,这其中就涵盖了电驱动的电动摩托车,而实际上电动摩托车这个概念很容易被人们理解并接受。

7. 中国摩托车发展历史

摩托车诞生于1885年,

是自行车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产物。

虽然当时的摩托车制造水平

尚处于马车技术的阶段,

但由此开始,

世界摩托车工业迅速崛起。

到了20世纪初,

欧美已具备批量生产摩托车的能力,

而相比之下的中华民国时期,

摩托车似乎还是个“新鲜的玩意儿”。

民国真的有摩托车吗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

在民国题材电视剧里,我们常常看到纨绔子弟骑着摩托车一脸傲娇地撩妹,或保安团挎着边三轮威风凛凛地游街……可我们课本上“万恶的旧社会”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火柴和螺丝钉也是要进口的,那么问题来了:民国时期真的有摩托车吗?

早期进入民国的摩托车

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鸦片战争后,欧美各国打开了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向中国大肆倾销商品,除了洋布、洋参、香料、棉花,还有摩托车、汽车等大件商品,那时候的中国富人已经开始过上了令穷人们艳羡的“有车一族”生活。

贫弱的国力支撑不起技术的进步,唯有奋发图强

事实上,民国时期并不只是从外国进口摩托车,部分有识之士已经萌生了自主研发摩托车的志向,而且开始出现了生产摩托车零件的工厂,比如刘凤麟创办的麟记蓄电池厂。该厂民国22年(1933年)开始生产A、B电池、汽车和摩托车电池、固定型电池以及蓄电池充电设备。

街道上最先进的洋玩意就数自行车了

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当时生产整车的摩托车工厂的资料记录,但在摩托车的使用方面,有资料的记录就比较多了。有趣的是,受旧社会语言环境的变化,资料中记载的“摩托车”有时候被叫作“两轮摩托”,有时候被叫作“机器脚踏车”,有时候甚至会被叫作“自行车”。但都不影响它在民国的时代背景里留下的特殊印记。

摩托车是军队的战争工具

大约1927年,天津海军陆战队第六摩托车团第一营

民国是一个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时期,当时的国民政府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组建了类似德国的摩托车部队,而且引进了德国的摩托车,正如前文提到的电视剧场景一样,摩托车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一大战争工具。

Sdkfz.2型半履带摩托车

摩托车作为当时最灵活的最适合战争的运输工具,被国民政府广泛应用,并成功被纳入到陆军的机械化改造运动中。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事情莫过于引进德国的Sdkfz.2型半履带摩托车,使各军阀的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

1930年代,上海街头,一个外国人骑着他的印第安摩托车

但摩托车毕竟是个新鲜事物,除了贼贵的价格以外,很多人都还不会驾驶它,再加之公路因战乱失修颠簸得不行。所以,虽然部分军阀培养了驾驶摩托的人,但载运量小以及不舒适的乘坐体验,士兵们还是宁愿骑马或步行,也不愿意在这不听使唤的电驴上被颠得七荤八素。

日本97式边三轮

当然,军队长途跋涉的需要和某些长官虚荣心的膨胀,摩托车开始被改装得更适应中国的地形。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战场上,日本国产97式边三轮摩托车因超强的越野能力,而成为日军的得力助手。这款车是由有着“日本哈雷”之称的三共内燃机株式会社生产,它不仅是日本自己生产的第一辆摩托车,也是其早期唯一的一款品牌车。

1930年,海军陆战队队员正排队等待检验他们的摩托车

除此之外,从纳粹德国输入的宝马R71军用摩托车,也常见于身处二战漩涡中心的中国。当时,前苏联也仿制了德国的这种宝马R71型三轮摩托车,被叫作M72型三轮摩托车,并大量列装部队用于作战。而当时苏中关系非常亲密,中国战场上M72型三轮摩托几乎和日本97式边三轮平分秋色。

1920年代上海某部队车辆和摩托车组合

由于摩托车良好的越野性能,它几乎能胜任军队所有的工作,从牵引轻型火炮到运输人员物资,从担任侦查到完成通信任务,在民国陆军的使用范围可谓是无所不在。

摩托车不只是军队的专属

不要以为只有军队才有摩托车,其实那时候大城市里的摩托车并不少见,而且摩托车已经可以上牌了,就像现在的小轿车上牌一样。但摩托车价格还挺贵,不是一般的人能骑得起的,所以大部分车主都是富家少爷、政府官员、警察等。

少爷、名媛骑摩托

富家少爷留洋归来,戴副墨镜骑个哈雷摩托出街,相当于开了辆法拉利,总是能迷倒一片的。当时的美女名媛也不逊色,甚至更摩登了,据说骑摩托车打高尔夫是她们最常做的事情,这在整个民国时期最流行的月份牌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警用摩托车

警用摩托车外观与普通二轮摩托车并无二致,只是一般装有一个高音喇叭,用于喊话抓捕及指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边三轮摩托车传入中国,在战争年代,边三轮摩托警用车主要用于军警宪特执行任务的车队开道以及便衣侦查。

民国时期汕头存心水龙局救护队队员合影

救护队的三轮摩托车上有个手拉铃铛,用于提醒前方行人让道。三轮摩托车底盘和后部分别装有厚厚的水箱和水罐加水泵,救火时用摩托车发动机带动高压水泵喷射水柱,能起到一定的救火作用。

摩托车邮递员车队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耗脚力、又赶时间的工作人员骑上了摩托车,比如快递员。和卖报员一样,民国时期早就有了快递员这个职业了,随着行业发展的需要,有的邮递公司给快递员分配了摩托车用来收发邮件。

民国时,用来送邮件的摩托车

1947年,南京率先在全国设置赶班信筒和特种赶班信筒的摩托车邮路,来赶发京沪沿线及上海经转的各地信件。由3名收件员分途收取63个赶班信筒中的信件,每日收6次。此时的摩托车快递已经初具现代快递的雏形。

民国史是中国历史的一段动荡史,而摩托车作为冲击这个腐朽时代的新生事物之一,同千千万万股渴望光明的力量一起,推动着旧社会的更新迭代和不断前进。

8. 摩托车的起源与发展

  1.宝马  宝马汽车公司,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德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即B宝马正面MW),宝马是驰名世界的汽车企业之一,也被认为是高档汽车生产业的先导。宝马公司创建于1916年,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80年来,它由最初的一家飞机引擎生产厂发展成为今天以高级轿车为主导,并生产享誉全球的飞机引擎、越野车和摩托车的企业集团,名列世界汽车公司前20名。宝马也被译为“巴依尔”。 BMW的前身是一家飞机工厂,成立于1916年3月7日,最初以制造流线型的双翼侦察机闻名于世,这家公司的名字叫BFW(Bayerische FlugZeug-Worke),“巴伐尼亚飞机制造厂”,公司始创人名吉斯坦·奥托(Gustan Otto),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四冲程内燃机的发明家。  2 本田  本田株式会社(ホンだ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1948年创立,创始人是传奇式人物本田宗一郎。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达18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动力机械产品。  3 哈雷  1903年,William Harley和Davidson 三兄弟在密尔沃基创建了的Harley-Davidson Motor Company--哈雷戴维森机车公司,100 多年来,它经历了战争、经济衰退、萧条、罢工、买断和回购、国外竞争以及市场变幻的重重洗礼,但它经受住了所有考验。哈雷戴维森公司并没有因此而放慢发展的步伐。  一个世纪以来,哈雷得理念一直是自由大道、原始动力和美好时光。密尔沃基摩托车的形象在全世界车迷心中生根发芽,他们狂热地忠诚于 V 型双缸驱动的机车以及制造它们的公司。  公司被《福布斯》杂志提名为"年度最佳公司"及 400 名最佳公司之一,并且"哈雷"连续跻身于美国十大最著名品牌。  4 雅马哈  1851 Torakusu雅马哈诞生。他将培训作为制表 , 并在30年代中期他第一次簧风琴。  1890年 他采用日本乐器制造有限公司,为使钢琴和器官的目的。 作为乐器制造商 ,该公司的起源仍然是反映在它的标识,描述三个相互关联的音叉。 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乐器制造商。  1916年创始人去世。  1955 年 , 在二战后,该公司总裁川上源一 , 日本认识到 ,如果要重建,该国需要负担的运输(超过钢琴!)第一雅马哈摩托车产品是遐- 1摩托车。这是一个125cc组,二冲程,单缸streetbike后 ,小奇迹RT125(如均BSA的矮脚鸡和哈雷悍马。图案)的亚一,又名“红蜻蜓”,是如此成功 ,采用了雅马哈附属公司,雅马哈发动机公司  1957年 在250cc双缸耶青- 1是另一名德国自行车的改良版本,阿德勒。  1958年 第一雅马哈摩托车的销售在美国的库珀汽车公司,一个独立的分销商。该模型是耶青- 1(250cc组,二冲程,双缸streetbike)和MF - 1(摩托车,二冲程,单缸逐步streetbike -)。  1959年 雅虎YDS - 1接口的一个调谐后续版本的耶青- 1双摇篮架电机(早期版本是在一压钢脊椎建)。在雅虎YDS - 1,确立了未来20年的运动雅马哈二冲程双城格局。  1960 雅马哈国际公司开始在美国销售摩托车。  1964年 菲尔读给雅马哈其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冠军,在250cc级。  5 铃木  铃木是日本的姓氏。铃木公司成立于1920年,1952年开始生产摩托车,1955年开始生产汽车。铃木汽车公司(SUZUKI)成立于1954年,以生产微型汽车为主。铃木也是丰田集团成员,同时通用持有铃木10%的股权。铃木汽车公司是最早与中国汽车公司合作成功的。铃木商标图案中的 “S”是 “SUZUKI”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它给人以无穷力量的感觉,象征无限发展的铃木汽车公司。铃木通过向全世界的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并且向使用铃木产品的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面向每位客户,以实现与客户建立终生信赖的关系为目标而不懈努力。  6 杜卡迪  1926年杜卡迪兄弟在意大利的 BOLOGNA市郊成立了一家很小的电器商行。1946年他们的事业取得了一个突破,当时,在意大利流行把一种叫做CUCCIOLO的48CC四冲程的引擎字装到自行车上。意大利人对它情有独钟,到1956年,在意大利出售了25万台这种引擎。  20世纪50年代,杜卡迪生产了一种动力更大的自行车- - 玛丽安娜(MARIANNA)- - 98CC 单缸发动机。此后,著名的杜卡迪工程师FABIO TAGLIONI又不断开发了其它车型。TAGLIONI最伟大的革新在于它开发出了DESMODROMI真空齿轮。直到今天,DESMODROMI一直都用在杜卡迪所制造的每一辆车上。  7 川崎  1896年 公司成立了川崎昭三。他的公司会被视为日本川崎重工众所周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公司的主要领域将是造船,铁路机车车辆,发电厂及电力。摩托车将成为这个综合工业巨头的一小部分。  1969年 川崎戴夫西蒙兹给予了第一届世界锦标赛,在125cc级别 引人注目的川崎上半年(又名马赫三)过500CC的3缸两冲程被释放。虽然其处理叶片存在一些缺点,汽车是非常强大的一天。这是一个在最快的季度生产自行车英里。确立了马赫川崎在美国的声誉,(特别是,它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有点反社会摩托车!声誉)甲美妙H1R生产赛车亦发表-过500CC的赛车。在未来几年内,更大和更小版本的上半年,包括中一(250cc组)中二(350cc)和H(750cc),将被释放。他们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并生产H2受体750cc赛车也是在赛道上成功,但川崎知道,两天冲程streetbike是即将结束。该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四冲程,而是由本田750的到来四震惊。川崎又回到了绘图板。  8 KTM  KTM 是奥地利的一家生产摩托的厂商,但它的强项是越野摩托,性能卓越在多次越野赛事上拿过大奖. 在达喀尔上常常会有前五名选手都是驾驶KTM的战车的壮观景象出现. 07年的达喀尔上就有两支赞助商车队一支是大家熟悉的REPSOL.KTM当家车手科马另一支是一个法国赞助商GAULOISES.KTM车队其他也有很多草根车手选择KTM赛车可以看出KTM在越野上的性能被大家广为推崇.  近年的达喀尔摩托车组,能做到“求一败而不可得”的只有KTM车队了。1934年KTM 诞生在奥地利的Mattighofen。和汽车组日本车队一边倒不同,1998年,KTM首次参加第20届DAKAR,包揽了第二名到第十二名;2004 年,KTM获得17个世界冠军,累计获得了104个冠军;截至到2005年,KTM已经连续5年蝉联摩托组冠军。得到ktm公司支持的车队有数个之多,竞争主要来自内部,冠军悬念不大。  9 比亚乔  意大利比亚乔(PIAGGIO)集团是欧洲规模最大的摩托车制造企业,是全球第一辆踏板车VESPA的制造商。  除PIAGGIO品牌外,意大利比亚乔集团还拥有韦士柏(Vespa)、吉列那(Gilera)、德比(Derbi),古兹(Moto Guzzi)、阿普里亚(Aprilia)等众多世界著名的摩托车品牌,其两轮机车产销量高居欧洲第1位,目前PIAGGIO在世界各地拥有数十家工厂,员工6万多人。  比亚乔是一个重要的工业集团,拥有踏板车、助力车、自行车甚至汽车零配件以及Ape系列的商用小型车等系列产品。进入九十年代的第一年,比亚乔开始了新的战略性生产和技开发计划。比亚乔自1884年创建以来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它的两轮车和三轮车的产量已经占据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三位,无论辉煌的过去、发展的未来和未知的将来,比亚乔都全力以赴,为社会创造更丰富的资源。  10 阿普利亚  1962年成立公司APRILIA Spa 。注册资金:31.460.000,00欧元。营业额/年(欧元):539.000.000,00。雇员数量:1600。出口:299.800.000,00 欧元。行业:摩托车和单脚滑行车生产商。业务范围:生产、经销、代理。进/出口的国家/地区: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非洲、澳大利亚  Aprilia是摩托车和单脚滑行车欧洲第二大生产商以及唯一从50立方厘米到1000立方厘米的非日本摩托车生产商。  在Beggio 先生的领导下,Aprilia从一个小型的自行车生产商已经成为世界摩托车行业生产机构、技术和设计的基准  美国MTT 公司出的一款 叫YK2,,用的是直升机引擎,任何能燃烧的液体都可能叫这台猛兽启动,,, 时速可达 400KM/H 迈风车行卖4百80万,

9. 中国摩托车发展史

1951年7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第六汽车制配厂仿照德国迅达普K500型摩托车,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批定名为“井冈山”牌的摩托车。

(该车的命名词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颁布,为了永远记忆井冈山的英勇斗争。)

该车发动机为双缸对置型四冲程风冷式,气缸容积498ml,发动机功率11.8Kw,最高车速110km/h,自重195kg。“井冈山”牌摩托车的问世,开创了我国摩托车生产的历史

10. 北京摩托车发展历史简介图

黄牌京A可以走主路50cc以上排量 目前价钱在2万左右,蓝牌走非机动车道50CC排量以,目前价位在一万多,京B 4环内不可驶入!

11. 摩托车多少年历史

诺马摩托车公司介绍,成立于2006年,通过ABA集团和诺马的合并而形成。在2007年诺马集团并购了BREEZE工业公司,该公司是美国一家实力雄厚的公司。2010年收购美国R·G·Ray公司,迈出了集团产业化坚定的步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301个专题208039篇文章)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