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103 2024-06-01 23:36 摩托车报价网

一、关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看到几乎没人答,刚看完很受感动,过来强答。

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带着儿子与另一对夫妇一起骑摩托车出游的故事。

作者精通摩托车维修技术,而年轻人却认为只有维修师傅才有资格维修摩托车,并且自己对于摩托车修理技术没有丝毫好感。

当然,莫名其妙提到摩托车修理技术对于没看过的人来说,会觉得是鸡肋技术。但是原文中:“约翰骑的是宝马R60,我敢打赌由这里至盐湖城不会有任何修理店,假如他的指针或者火花塞烧坏了,他就完了。我知道他没有多预备一套,他根本连它是什么也不知道。”

摘录一些原文,其义自见吧。

第一章

我想起摩托车的问题,再加上我头顶上方坏掉的灯泡,啊,事情明白了!问题不在于摩托车,也不在于水龙头,问题在于他们无法忍受高科技的产物,这样一来,发生的各种状况便明朗起来了,我知道是因为科技的关系。思薇雅曾经很不喜欢一个朋友,因为对方认为电脑程序设计是很有创意的东西。而他们夫妻的绘画和相片里完全没有跟科技有关的景物。当然,我想她还不至于对水龙头大发脾气。通常你很容易对深深厌恶的对象压抑自己一时的怒气。而约翰只要一碰到修理车子的问题就会沉默下来,即使他已经很明显地在为此受苦。你只要稍加注意就会明白,这些都是科技惹的祸。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要骑着摩托车到乡野去享受阳光和新鲜空气。而我总是把他们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拉到台面上来,因此使他们二人十分尴尬。只要我们一谈到这方面的问题,谈话就会中断。还有其他的事情也解释得通。谈到痛苦的字眼时,他们是用“它”或“它们”来代替,比如说:“避不开它的。”如果我问:“避开什么?”他们就会回答我:“整个环境”或是“整个组织结构”,甚至是“整个体系”。思薇雅有一次甚至带着保护自己的口吻说:“当然,你知道如何驾驭它。”她这么说让我得意了一下,但是我有些不好意思地问她什么是“它”,心里有些困惑,我以为是比科技更神秘的东西。但是现在我知道,她所指的“它”虽不是全部,但也主要是指科技。然而这么说也不完全对,它应该是指来自于科技的一股力量,没有明确的定义,而且缺乏人性、机械化、了无生气,是一头瞎了眼的怪兽,一股死气15沉沉的力量。他们夫妻俩觉得很恐怖,因而试图尽量避开它,却又明知那是不可能的。我的用词严重了些,但是实际情况的确如此。虽然总会有人了解它驾驭它,但那些人是工程师。他们在描述自己的工作时用的是非人性的语言,不论你听过多少回,也无法了解其中的意义。而和科技有关的怪物已吞噬了大片的土地,污染了空气和湖泊,人类既无法打击它们,也无法逃避。这种态度不难理解,经过大城市的工业区时,你会看到整片所谓的科技区。门前围了高高的铁丝网,大门紧锁,告示牌上写着“禁止跨越”。在一片污浊的空气之后,你看到的是奇形怪状而又丑陋的金属物和砖块,也不知用途为何。它的主人你永远也见不着,它为什么在那儿也没有人知道,所以你感受到的只是一股莫名的疏离感,仿佛你并不属于那儿。它的主人和知其来由的人可不希望你在附近闲逛,这些工厂让你在自己的土地上竟有陌生的感觉。它特殊的形状、外观还有神秘感,一切都在叫你“滚开”。你知道这一切总有解释,而且它们毫无疑问地对人类间接地有些益处,但是这些益处你没看见,你只看见“禁止跨越”和“保持距离”的牌子,你只看见人们像蝼蚁一样为这些庞然巨物做工。于是你想,即使我是它们的一分子,也不过是另一只做苦役的蝼蚁罢了。这种感觉十分可怕,我想这就和他们夫妻俩无以名状的态度有关。任何和阀门、轴心、扳手沾上边的东西,都属于非人的世界,所以他们宁可不去想它,甚至不愿和它有任何关连。如果情形真是如此,那么他们并不是唯一有这种想法的人。毫无疑问地,他们只是忠于自己的感觉,而没有刻意模仿别人。但是其他的人也是忠于自己的感觉,没有模仿别人。所以如果你以记者的角度来看此事,就会发现有一场不知来源的群众运动正在逐渐成形。他们打着反科技的旗号,高喊:“科技滚蛋,搬到别处去。”然而在人们的脑海里仍然残存着一丝理智,没有工厂就没有工作,就没有相当的生活水准。但是,人们头脑中有太多的力量胜过了理智,只要憎恨科技的情绪超过它,那么残存的一丝理智便会瓦解。有人封这种反科技的人为“披头士”或是“嬉皮”,但是人并不会因为这样一个封号就产生归属感,约翰夫妇如此,大多数人也是如此。何况做这样渺小的一分子正是他们所厌恶的。科技正是贬低他们的帮凶,所以他们厌恶科技。截至目前,还仅限于被动的排斥,尽可能地逃到郊外去,但是情况不一定非如此被动不可。在摩托车维修方面我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并不是我没有同情心,而是我认为他们的逃避和厌恶只是一种自欺的行为。(佛陀或是耶稣坐在电脑和变速器的齿轮旁边修行会像坐在山顶和莲花座上一样自在。如果情形不是如此,那无异于亵渎了佛陀——也就是亵渎了你自己。)这就是我想在这次肖陶扩旅程当中讨论的主题。

第二章 主人公去让别人修车时

他拿了一把榔头和錾子,要把它们敲松,然而他的錾子却把铝盖凿穿了,我看见錾子直接撞到了发动机头上,后来他的榔头没能打到錾子上,结果把两片散热片给打破了。我冷静地说:“不要再敲了。”心里觉得这简直是一场噩梦,“请你给我一些新的盖子,就让它这样好了。”………………(省略摩托车出现故障三段)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这个问题不断在我脑海中出现,这就是我想要写这本书的原因。为什么他们的动作这样粗鲁呢?他们不像约翰和思薇雅一样害怕科技,他们都是专门人员,然而做起事来却像猩猩一样,没有真正地投入,似乎没有明显的原因。我试着回想那间修理店,就是让我做噩梦的那个地方,想要找出问题的真正答案。那架收音机是一条线索,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是没有办法真正思考的,或许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任何的思考,只不过是玩弄几把扳手罢了。如果你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或许会更愉快一些。他们动作的速度是另外一条线索,他们把东西到处丢,而且也不记得丢在哪里。如果你不反省一番,你就不知道这样做往往会浪费时间,而且成效不佳——也就是说需要花更多的钱。但是最重要的线索似乎是他们脸上的表情。然而实在很难解释,虽然他们看起来很随和、友善、轻松自在,但是却没有投入工作之中,他们就像旁观者一样,你会觉得他们只是在那儿晃来晃去,然后接过别人递给他们的扳手。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认同感,不会说:“我是师傅。”一旦到了下午五点,八个小时一满,你知道他们会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即刻离开,然后尽可能地不去想他们的工作。在这一方面,他们与约翰和思薇雅一样,虽然想运用科技的成果,但是却不愿和它发生任何关系。或者说他们之间的确有关系,但是他们都没有投身其中,而保持冷淡疏离的态度,他们参与了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关心它。这些修理师傅没有发现销子断了,那是前一个修理师傅在组合侧盖板的时候,不小心剪断的。我记得以前的车主说过,有一位修理员告诉他侧盖板很难盖好,这就是原因了。一般摩托车手册中都会提到这一点,但是他太匆忙而疏忽了。在我编辑电脑手册的时候,也在想这个问题。一年当中我有十一个月都在编写这方面的手册,我知道一般这方面的资料都充满了错误,以至于解释不清,而且漏掉了不少重要的资料。有的时候需要读上五六遍才能略微了解它们的意思。但是让我惊讶的是,这些手册编写者的态度和这些修理人员的态度一样,竟然都是旁观者,所以它们可以被称为旁观者的手册。在字里行间,你隐约可以嗅到这样的意味:“这是机器,它和周围环境中的一切都没有关系,和你也没有关系,你和它也没有关系;你只需要懂得操纵某些开关,维持电压的强度,检查某些毛病等等。”就这么一回事。修理人员对这些机器的态度就和这些手册所透露出来的态度是一样的,都是保持旁观者的立场。于是我联想到市面上没有一本手册谈到保养、维修摩托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人们认为关心自己所做的事一点都不重要,要么就视之为理所当然。在这次旅行当中,我想应该注意这一点,更深入地研究,看看是否能够了解究竟是什么把人和人的工作分离开来,进而了解 20 世纪的人究竟是出了什么问题。我并不想仓促行事,因为仓促本身就是 20 世纪最要不得的态度,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一旦想要求快,就表示你再也不关心它,而想去做别的事。所以我想慢慢来,用我找到被剪断了的销子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才能发现原因,这样才能仔细而且透彻地进行这件事,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第四章

虽然天气很冷,但还不至于那么冷,约翰和思薇雅是怎么度过明尼苏达寒冷的冬天的呢?我怀疑。从这里我们就可以发现明显的矛盾,几乎根本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明白,如果他们不能忍受生理上的不适,而同时又无法接受科技的成果,他们就一定得做些让步。他们一面需要科技,一面又要诅咒它。我相信他们很明白这点,而这正是他们厌恶科技的原因。他们并未提出一个逻辑论题,只是做出直接的反应而已。现在有三位农夫进城了,开了一辆全新的卡车,我敢打赌他们进城另有目的。他们是来炫耀一下这辆车子,还有拖车和那台新的洗衣机。如果机器出了问题,他们有工具去修理,而且他们知道如何使用工具。他们珍惜科技,然而他们却是最不需要科技的一群人。

第五章

这部旧车子的发动机有些金属声,仿佛里面有许多松散的叶片在噼啪作响,听起来很难听。其实这是气门正常的声音,一旦你习惯了这种声音,并且学会期待它的出现,那么当发动机的声音有所不同时,你很自然地就能听出来。如果你什么都听不到,那就最好。我想让约翰对那个声音感兴趣,但是根本不成,他所听到的只是噪音;他所看到的只是摩托车和我手中拿着沾满油污的工具,此外别无他物,这样当然引不起他的兴趣。他不了解发生了什么事,而且也没有兴趣去研究。他对事情的表象比较感兴趣,对于内涵就不然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就是他看事情的方法。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发现我们之间的这种不同,所以在这次旅程当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明确这种不同。我被他的拒绝弄得有点不好意思,想尽所有办法,试图引起他对机械的兴趣,但是始终不知从何开始。我想或许我应该等到他的摩托车出毛病的时候再帮他去修理,他才可能会感兴趣。但是我把事情弄糟了,因为我没想到他看事情的方法和我不同。

后文的摩托车出毛病的时候

他的把手变松了,他认为问题并不严重,只是在用力扭转的时候才有一点儿松。我提醒他在上紧螺丝的时候不要用可调整的扳手,因为很可能会伤到表面,然后就会生锈,他答应用我的工具。他把车子骑过来的时候,我拿出扳手,但是发现再怎么旋紧都没有用。我说:“你应该用薄铁片垫一下。”“什么薄铁片?”“就是一片扁平条状的薄铁片,把它塞在把手的缝隙里,这样就会使把手更紧。通常在修理各种机器的时候都会用到它。”“喔,”他有点感兴趣,“很好,那么要到哪儿去买呢?”“我这儿有。”我很高兴地说,拿起了一个啤酒罐。他一时明白不过来,然后说:“什么?就是这个啤酒罐?”“没错,”我说,“世界上最好用的垫片。”我自认为这一点很聪明,省得他到处去找买垫片的地方,也节省了他的时间和金钱。但是我很惊讶的是,他竟然没有发现它的妙用。事实上他对这件事的态度一直很傲慢,找各种理由来搪塞我,后来我才发现他真正的态度。最后我们决定不修车把了。据我所知把手仍然会松。不过我知道当时他的确很生气,我竟敢用啤酒罐的薄片去修理他花一千八百美金买来的全新的宝马车!这辆车代表的是半个世纪以来德国人在机械上的精良水准。此后我们就很少提到维修摩托车的问题,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根本就没有再谈过了。我应该这样向他解释,这个啤酒罐是铝做的,不但材质很软,而且附着性很好,在这种情况中最适合使用,而且它不会受潮氧化,说得更仔细一点,它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物,可以防止进一步的氧化。换句话说,任何一位拥有精良的机械技术的、真正优秀的德国技师,都会认为这个解决办法最好不过了。后来我想了一下,我应该偷偷地走到工作台,切下一部分啤酒罐,把上面的印刷除掉,然后回来告诉他,我们很幸运,只剩下一片了,还是由德国进口的。这样就成了。它是由德国巴伦·艾佛德·克鲁普公司制造的,我以特价买到了。这样他就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了。这个念头让我高兴了一阵子,但是我渐渐发现,这样仍然是行不通的。我再一次产生了以前曾经提过的那种感觉,这件事所牵涉到的问题比看到的要严重得多。一旦你仔细研究彼此之间的小分歧,就会有重要的发现。这只是我的感觉,我要像以往一样地继续思考其中的因果关系,了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约翰和我之间这样大的差异。在从事机械方面的工作时,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一旦遇到瓶颈,你只好停下来,仔细思考一番,看看是否有新的信息,然后出去逛逛,等你再回来时,原先隐而未显的原因就会浮现出来。这个逐渐浮现出来的原因就是:我从理智、知识的角度去看修理把手的问题,其中牵涉到金属的所有科学上的特性。而约翰却从直觉和当下的角度去看待它。我是从内涵着手,而他却是从物的表象开始。我看到的是这个铝片的意义,而他看到的却是这个铝片的外观。所以,如果你只看到铝片的外表,当然会沮丧,谁会喜欢在一台新买的摩托车上安装废铝片呢?

以及全书最后三章对科学的思考都比较深刻。

没有提到多少个人见解非常抱歉。

私以为应该给所有民科和那些什么都知道的无知者普及这本书。

二、如何理解《禅与摩托车维修的艺术》这本书?

我觉得没必要,现在看到一半,感觉良质就像自由这个词在西方诡异得很,想讨论就能讨论,想让它出现就出现,不管到底别人什么状态,只有我的状态才是对的状态

三、如何评价《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

对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本书,我差不多是在10年前就听说,但是一直没有真正购买来阅读,最近自己在重构自己的思维框架模式,才想起来购买阅读。当然也有不少人由于这本书的书名本身而错过了这本书。

首先我们看下豆瓣上对这本书的一个简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父子两人和约翰夫妇骑摩托车从明尼苏达到加州,跨越美国大陆,旅行的过程与一个青年斐德洛研修科学技术与西方经典,寻求自我的解脱,以及探寻生命的意义的过程相互穿插。一路上父亲以一场哲学肖陶扩的形式,将见到的自然景色,野外露营的经历,夜晚旅店的谈话,机车修护技术等等日常生活与西方从苏格拉底以来的理性哲学的深入浅出的阐述与评论相结合,进行了对形而上学传统的主客体二元论的反思,以及对科学与艺术,知识与价值,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精神与物质,机械论与神秘主义,西方与东方等西方二分法划分下的事物间的关系的思考。并潜入自己的过去,探寻在现代文明下自己精神的分裂的起源,完成了一次自我心灵与人类文明的探索。

关于作者本身的描述参考:

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15岁进入明尼苏达大学主修化学,后又学习哲学,之后在该校攻读传播学硕士;他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因为西方倡导的二元对立与二分法带来的分裂而困扰不已,因而一直试图寻找支离破碎的文化的整合之道,这些问题长久折磨着他并让他焦虑又烦躁。1961年他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被多次送进医院。1963年起接受了多达28次的休克疗法,在此期间妻子与他离婚。后来他终于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论并且出院,转而开始潜心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1968年他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从事心灵探险。他希望从狭窄而受限的自我解脱,于是才开始这场横跨美国大陆的万里长旅,一路经过复杂经验与反省思考,终于恢复了自我的完整。

所以可以看到书里面以第三人称方式叙述的斐德洛实际上本身就是作者自己的一些实践和感悟,只是变化为了第三人称的方式进行写作。

这本书在IT行业被很多IT大佬推崇,就我个人整体阅读下来的感受来说,整体有很多内容和观点都触发我们思考,但是内容的本质仍然没有脱离基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和技术,包括道家和佛学的一些思想。

这本书一开始的阅读感受实际是相当乏味了,枯燥而冗长,一个是本书翻译的原因,一个是作者长篇叙述的美国地理和自然环境,我们并不熟悉,这都导致这些关于旅行的叙述并没有那么吸引人,或者再加上翻译的原因更加显得枯燥。

其次个人整体读下来还是感觉支线内容太过冗长,当然要讲明白一些道理各自的讲述方法都不同,从作者角度结合旅行和故事往往更加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就我个人感受来说铺垫太冗长导致你容易漏掉整个故事线的主体脉络,包括整体故事的核心逻辑。

自己在前面几年对于西方哲学,道德经,庄子,佛学的书籍都有所阅读。包括现在仍然保持每年详细阅读一遍《金刚经》并整理笔记的习惯。同时开始整理自己的思维框架和模式,而思维本身的溯源又回回到了古希腊文明时代,回到了从宗教到西方哲学思想到西方科学方法论的演进过程。

如果你原来对原来对古代道家思想,西方哲学和艺术,佛学和禅相关知识有过学习的话也可以看到,这本书并没有提出任何的创新观点,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对有些已有观点进行说明和体验,或者说我们叫的证悟。

那么为何这本书会在IT行业如此热捧?

个人整体感觉一个原因还是作为IT从业人员本身思维和知识面都相当受限,虽然在专业领域有相当的技术深度,但是知识广度本身有问题,并且也造成了科学和艺术的割裂,难以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所以看到这本书很多人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就我自己阅读完这本书也有很多类似的感受,但是这种感受更多的是对我原来一些模式的思考和观点进一步明晰和印证,这本身也是相当有价值的事情。

就我个人而言,也推荐《黑客和画家》这本书,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同样也是感觉,对于IT行业从业人员,应该跳出自己固有的思维框架和知识体系,多接触跨学科的知识,多考虑科学和艺术的融合,理性和感性的融合。

01-良质是什么?

实际上这里包括两个问题,先是良质是否存在,其次才是良质如何定义。

良质是否存在?

在书里面谈到,要证明一个东西的存在,可以把它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如果原先的环境无法正常运作,那么它就存在。

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明如果良质不存在,那么最先受伤的是艺术,艺术没有好坏之分,也就没有了艺术。接着是运动,游戏,市场运作,考试等统统都出问题,都没有了好坏之分,那么整个社会无法正常运作。

一旦你把良质抽出来,你就得到朴质了。缺乏良质就是朴质的精髓。

因此从这部分的论述来说明良质本身是存在的,良质是维持社会和环境正常运作的基础。是自然和社会运作的基础规律和法制。

良质如何定义?

书里面实际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良质无法定义。

良质是一种思想和陈述的特质,我们不能经由思考的方式去了解它,因为下定义是一种严格和规范的思考过程,所以良质无法定义。如果我们统观全书,可以找到一个对良质的近似阐述,即:

良质并不是一种物体,它是一种事件。它是主观意识到客观的存在时所发生的事件。因为没有客观就无所谓主观。

从这个阐述来说,良质是一种主观遇到客观产生的一种意识,其强调的既不是主观,也不是客观,而是主客观本身应该是一体的。

按照书里面斐德洛的见解,这个世界是由三种事物所组成的,就是心、物和良质。在传统哲学里面我们只会谈到物质和意识,但是良质本身既不属于物质,也不属于意识,良质是独立与物质和意识之外的第三种事物。

人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就是有了独立的意识行为,而对于自然界很多事物也是客观存在并不会因为人的变化而受影响。但是当人看到一个事物的时候即产生的特定场景和环境下的意识事件。

比如张三和李四都看到了一副画,这副画让张三在那刹那感觉到了内心的平静,也可能让李四感受到一种美和内心愉悦,这可以间接理解为作者所强调的良质,一种并非能够统一规则定义的东西,因人,因环境而不同。

同时这种意识和看法本身也应该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无绝对的对错之分。

找寻良质

自性悟,众生即佛。人人即有佛性,需要的往往是自己去探索和找寻。他人仅仅是给你一个指引,去激活你自己内心的佛性。

为何要找寻良质?

简单来说就是要让你自己内心回归到平静,和谐的一种状态。即使你可以学习大量的心理学,佛学等书籍,但是最重要的仍然是自己去探索,实践和证悟,别人无法代劳。

对于这种和谐平静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要消除传统的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思想,去找寻感性和理性,古典和浪漫,科学和艺术,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心和物之间的一种统一。

从最早人类产生意识,再到逐渐形成语言和文字,产生了知识和学科,再到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化,这也导致了知识边界和割裂越来越严重。那么找寻良质更多的是一种回归,去重新统一你固有的知识分割。

01-古典和浪漫

对于看待任何一个事物实际包括了两种认知形态,即书里面谈到的古典和浪漫,对于作者来说更加偏于古典,科学和理想认知模式;而对于约翰夫妇来说则偏于浪漫,感性和艺术层面的认知模式。

古典的认知认为这个世界是由一些基本形式组成的,而浪漫的认知则是从它的表象来观察的。古典强调的是科学的逻辑和事实,而浪漫强调的是灵感和直觉。就拿一堆沙子来说古典认知关心的是沙子如何分类,沙子的组成元素;而浪漫认知则关心沙子的感官体验。

古典认知偏于理性和科学方法。浪漫认知偏于感性和艺术创作。

那么究竟是古典好还是浪漫好?

如果你在比较谁对谁错,那么就已经离要找寻的良质越来越远。简单来说更好的一种状态应该是古典和浪漫的一种统一。

我们拿一个学习画画的人看到一副绘画作品来说。

当他第一眼看到这副画的时候,一定是偏浪漫认知,即整个画带来的美感,和谐和感官体验。其次才会去思考这副画作具体采用的画法和原材料,是否分层,是否采用了透视法构图等古典认知内容。

一个学画的学徒如果每次画画都将精力放在几何构图,作画原材料,涂层等上面,那顶多只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模仿者,而无法成为一个大师。一个真正的大师一定是古典和浪漫,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

就拿我们每天用的软件系统,APP应用来说,绝大部分仅仅都是一种工具,而难以真正成为一个有灵魂和自我气质的优秀作品。

02-科学方法-逻辑

谈古典认知就会谈到科学方法,那么科学方法是什么?

简单来说科学方法的核心是逻辑,逻辑的核心又是归纳和演绎。在古希腊和亚里士多德时期,基本就形成了基础的归纳演绎和逻辑思想,再到了哥白尼和笛卡尔基本形成了科学的事物研究方法论。如书里面提到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论。

1.问题是什么2.假设问题的原因3.证实每个假设的实验方法4.预测实验的结果5.观察实验的结果6.有试验得出结论

这个研究方法本身也是前面谈到笛卡尔方法论的核心内容。

书里面谈到了对摩托车的维修艺术,简单来说你需要从对摩托车外在浪漫的观察,转到古典理理性的思考,即你需要去考虑摩托车的组成结构,摩托车的功能。你应该将对摩托车的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层次结构。

在浪漫思维的人眼里摩托车就是一个外在整体,但是在古典思维的人眼里,摩托车仅仅是多个不同的零件组成的一个组合体。车轮,把手,发动机这些零件相互协同才完成了摩托车的运动行为。

动态观察和静态观察融合

当阅读到对摩托车的组成结构和行为分析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进一步印证了我在事物认知上面的一些分析方法的合理性,特别是关于对事物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方法,同时又要打破静态和动态的对立,将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在这里我再简单描述下对摩托车的分析方法。

当从理性的角度来观察摩托车的时候,包括了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部分。

静态分析可以分解为要给完整的层次结构数,比如摩托车包括了把手,轮子,发动机,传动系统,座椅等。对于发动机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气缸,连杆,润滑装置,喷油装置等。

而动态分析则摩托车会体现出匀速,加速,减速三种不同的运动形态。

如果仅仅分析到这里,那么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并没有发生联系,也就是说摩托车表现出来的动态行为特征,具体是内部哪些零部件共同作用和协同的结果。动态分析你只会分析到踩油门后摩托车加速运行,但是深入地动静分析一定是你会去搞清楚加油门作为输入,触发了内部哪些零部件协同,最后形成了加速这个动态行为。

浪漫认知是外在的,但是古典认知一定是深入内部进行科学探索的。

提出合理假设最难

在前面谈问题分析解决的时候,一直在强调一个点,即先提出假设,再通过实验去验证假设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再提出新假设直到问题解决。

还是回到摩托车故障维修。

真正的难点往往在于能否在第一时间提出最可能的假设。

一个摩托车由上1000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之间可能存在上万个交互和集成点,那么当持续故障的时候,我们如何去快速假设究竟是哪个零件,哪个集成点出现问题?

一个有经验的人往往在前期多年的摩托车维修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经验带来的就是即使听下摩托车轰鸣的声音就能够直到是哪里出了问题。

所以实践积累经验往往才是解决问题最有价值的内容。

但是你又必须意识到不要去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比如书里面谈到一次摩托车故障,本身是车子没油了,却以固有的经验模式认为是摩托车一个零件坏了,就是典型的经验主义错误。

对事物本源的探索

学科划分越细,二元对立也严重,往往离事物的本源越远。

如果人类所有已知的知识是一个巨大的层次结构,那么心灵的高山地区就出现在这个结构的最高处,它是所有思想中最抽象也是最普遍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自然界的终极规律和法则是什么,这种规则一定是足够抽象和普适的,一定是打破后天形成的各自二元对立的。

从佛学里面来说,事物并不是你看到的形状,你认为的好坏或大小,事物本身并不是你想象的样子而存在,事物的本源是无自性,是因缘和合而成。这不是简单的有,也不是真正的无(没有),而是独立于有无的第三种形态。

学科划分越细,科技越进步,往往离事物本源就越远,离探寻的良质也就越远。良质的探寻过程更类似于一种抛弃个人固有执着或看法,回归事物本来面貌的过程。

03-过程即目

在我前面很多文章都在阐述过程即目标这个观点。

在这本书里面一段描述:

当你的思想不再集中在眼前的行动上,每爬一步不是为了爬上山顶,你会发现,这里有一片锯齿状的叶子;这块岩石有点松动;从这里山顶上的雪不太容易看见,即使愈来愈接近山顶。这些都是你应该注意的事。如果你只是为了爬到山顶,这种目标是很肤浅的,维持山的活力是靠这些周遭的环境,而不单单只是山顶而已。

禅是山的精神,而不是山顶。你在山顶发现的禅,就是你把它带上去的。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无法体会过程的意义,真正用心去感受过程的愉悦,那么即使你达成了目标,这个目标价值也大打折扣。

如果从对良质的探寻来说。

过程和目标本身也是和谐统一,并不可分割的。过程即目标,任何一个目标本身就是无数多个小的过程聚集在一起而完成的,同时目标的达成往往也是你人生这个大过程下要给阶段的开始。

看到这里你或许更加容易理解为何作者要借助旅行这个故事来讲述自己的禅和对良质的探寻,同时也更加容易理解旅行的终点从来都不是目的,真正你应该感受的是旅行的过程,去用心感受身边的事物。

真正活在当下,当下即禅。

当你真正能够把握当下,做好当下,做好过程的每一个点点滴滴的时候,目标本身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目标反而成为了一种附属品。你越是急迫地想去达成一个目标,反而是忘记了初心,外重者内拙,即是这个道理

04-教育尝试

书里面实际花了不少的篇幅来讲斐德洛的教育实验,这个实验重点就是去除标准答案,去除考试和打分机制,并提出了模仿是一种真正的罪恶,如下:

模仿是一种真正的罪恶。在他开始修辞学教育的时候必须要先清除这个习惯。模仿似乎是一种外界压迫,小孩子从来不会这样,似乎是后来附加上的,也可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任何学校教育更加应该触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触发非标准答案下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不是强加一个固定的评价和评分体系,约束学生的创造力。

但是实际上这里走到了一个极端,简单论证如下。

老师安排学习任务或计划后,学生自己去完成并交付作业,但是这个作业本身没有打分或评价,那么学生如何来获取到正向或负向反馈,没有反馈如何持续进行后续的学习和迭代。

所以这里个人理解的重点是教育评价体系不应该固化或僵化,而不是说没有评价体系。

在我前面一篇谈教育的文章里面也谈到通识教育。

何为通识?

我们也不要简单的理解为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科学人文啥都懂就是通识教育,而应该意识到学科知识融合才是关键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去建立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促进已经被专业化细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这才是最重要的通识教育。

也就是说通识教育本身就是严重的学科分割和二元对立下的一种回顾。即各种学科知识应该进一步融合,而不少加剧分割。

数理化本身应该融合不可分,理科和文科知识也应该融合,科学和艺术本身更加应该融合,知识被人为的分割,产生了大量的固有思维和价值观,最终很容易变成一种奴性教育。真正好的教育一定是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触发和激发学生思考,但是绝对不是说没有分数考核和评价体系。

05-道还是佛

良质不是主观的意识,也不是客观的事物,而是脱离主客观的一种事件。

良质是主观看待客观的一个意识事件,由于主观的人本身个人的经历,经验,性格等不同,实际这个意识本身会千差万别。

但是这不是良质本身有差异。

良质独立与主观和客观,无形也无状,无法去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这里谈到良质更加类似于自然界本身内在运行规律和法制。

即使人意识不存在,客观事物不存在,这个自然法则仍然存在。那么从这个意识上良质和道德经里面的道概念很类似,道法自然,道即是自然界的一种普适规律,内在运行法则。

正如道德经里面谈到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那么良质和道德经里面的道很类似。

佛性-消除二元独立

斐德洛说过"良质就是佛"。

知道良质与佛在古英语中的字根其实是同一个字(Good and god)。

在探寻良质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始终在强调应该消除主观和客观的二元独立,回归事物本源,事物不应该简单的好坏,对错来进行进行评价。

消除二元对立本身也正是佛法里面核心的一个思想。

当你去消除二元独立的时候,往往可以进一步断除自己的一些固有执念。你为何要执着呢?你执着的事物往往并不是你肉眼看到的样子,并不是真实存在,那么你还有执着是非对错的必要吗?

当我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开始的感觉是良质类似于佛法里面谈到的空性,但是重读了相关内容后感觉这个看法本身不对,即作者谈的良质并没有达到空性这个境界。

人人即有佛性,探寻良质的时候更加应该意识到不是你去传递佛性,而是应该激发起他人内心自有的佛性。类似于禅里面说得明心见性,需要的是自己去修行和实践,去证悟。

当你全身心的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更加容易消除杂念并收获内心的平静,这个提法有点类似与心流的说法。禅里面谈到的打坐,就是要使人物我两忘,进入到一种内心极度的平静状态。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当你达到这个状态的时候,往往更加容易跳出盒子观察世界。

06-回归初心

最后再重新思考下读完这本书的一些关键理解。

当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倾向于讲自然界内在这种无二元独立的法则叫为良质。如果整个生物进化史没有进化出人类,那么当前的自然界或整个生态链循环更加类似良质的状态。

当整个生物进化出现了人类,人产生了意识。

意识不断发展产生了分别,也有了是否对错等二元独立。同时从最简单的二元对立思想发展到古希腊的辩证法,归纳和演绎逻辑;又发展到古典科学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再进一步的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将自然界规律的公式化和模型化表示。

但是科技的发展一定是加速了二元独立,加速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学科也进一步细分,科学和艺术也不再相融,感性的浪漫被理性所替代。

任何事物或事件都在以社会法则中的标准公式进行定义和打分。

所以科技越发展,虽然对人类来讲寿命更长,生活条件更好也更加便利,但是从整个自然界来讲实际上是在破坏自然界的一些基础法则。

科技越发展,离良质往往越远。

那么探寻良质的过程则是一个回溯和回归初心的过程。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你如果要去探寻良质同样也没有标准答案,而真正重要的是找到你真正要的是什么,你的初心是什么。

四、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你悟到了什么?

刚看完这本书,感觉作者波西格在书中所讨论的问题有很多,而且每个问题涉及到的思考和信息很多很广很深,不是能用一言半语就可以精确概括的,所以我只能尽在自己的最大的理解能力来谈谈这本书对我的启示。

就我个人观点来说,总体而言,《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核心价值观和老子的《道德经》在某些方面是大致相同的,而且作者也在书中提及了《道德经》里的相关内容,所以我们可以参考老子的思想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

首先,世界的源头只有一个,所以万物的开端都是一体的。如此一来即是说不同的万物在本质上是一个整体。但这个世界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不同的分支出现了,不断发展,最后变成了现在这样。

新的分支的出现,表示我们这个世界又出现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又多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世界为此也多增添了几分色彩。但美中不足的是,分支越多,虽然世界越缤纷,但它暗示着不同的分支间的差别和隔阂又进一步拉大了,各自的独立性进一步增强。这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万物离原本的世界的原本面貌和本质又远了一步。就像书中作者所言,一辆摩托车能够分成很多个不同的系统,系统下分为不同的装置,装置再细分为不同的部件,以此类推。虽然你能在不断分类和分支的分析中对摩托车有很深入的了解,但分得越细越小,你就越难对摩托车有一个很全面直观的认识,你得到的也只是很零散的认知,直到最后,你有可能只知道这些部件的结构功能,但却不知道一辆摩托车是什么样子的。

而且这种分类还可以不断地进行下去,分类的标准可以不断细化,直到最后变成了差别很大的不同分歧。

而作者想说明的问题或许就是想指出我们人类的诸多矛盾和分歧其实就是我们不断地,单方面地对事物进行这种分类的后果。我们的这种理性分析看似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但本质上却是我们离事物本来的面目更加遥远。理性本身并不能帮助我们去找到事物的原貌,因为它本身的存在超越时空界限,对于人类来说就是非理性的。

但我们通过这种认知方式建立了不同的派别,之间互相对立,互相矛盾,甚至互相攻击。客观和主观,浪漫与古典,主体和客体。更糟糕的是它将我们的存在不断从这个世界中剥离独立开来,试图让我们成为独立于其他事物,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扭曲和贬低,使我们不断厌倦我们身边的事物。书中开头提及到约翰夫妇对现代科技抱有反感的态度,作者指出产生这种态度的源头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没有将自己身心融入到科技当中去,因而也无法了解科技背后吸引人的地方。

所以其实整本书是的核心是在探求着一种能将已经分歧的事物再重新引导到同一个原始状态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的分歧再重新融注在一起的方法。其中就包括贯穿整本书的“良质”。它有点像道家所说的“道”,但其实作者更将它看作是一种不同事物间的联系吧。他运用了这么一个在二元对立之外的概念来统一分歧。

但这只是作者提出的一种思想方法,我并不想对他多做评价,我想说的其实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有关分歧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真的很有思考的意义。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也可看作社会不断产生分歧的过程。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断发展,其实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使自己从身边的人里头剥离出来,越是成长,内心的壁垒也在不断加厚,价值不断僵化,思维不断定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尤其是现代的社会,发达的科技使我们个人的独立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提高,虽然我们的个人生活越发富足,但因而却使我们过得更加孤独,我们之间的那种联系在渐渐模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

很多时候其实我们的痛苦,只是我们走得太孤单。

“人永远无法自己一个人活下去,因此需要别人的帮助。”在日本经典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曾有这么一句话。正因如此才有了将人类融注为一体的“人类补完计划”,他试图通过这种手段将不同人之间的分歧化解,从而来创造一个没有痛苦的全新世界。我们不需要这种极端的手段,或许只需重新投入到自己的日常的交际中,重新将独立的个体回归到集体中,我们的痛苦就能减少几分。

交际如是,生活如是,或许身边的事物亦如是。

当我们将自己投入到某件事情中时,我们将能变得关心,就会体会到作者波西格所说的“良质”。就像修理摩托车,亲自动手去体会修车的过程,或许可以使枯燥繁琐的机械维修变作一种乐趣;独自坐在湖边钓鱼,抛开世俗的眼光去静静地人投入其中或许能够抛开很多的困扰;亲自去观察我们要进行描写的对象,或许就能写出很多新奇有趣的文章。

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一件我们要做的、想做的事情当中去,得到的可能会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禅于万物中,就看我们能不能融入其中去感悟。

五、《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中的斐德洛是谁?

波西格在书中有专门提到啊,斐德洛这个名字来自柏拉图所著对话录中的《斐德洛篇》,在书中大部分时候,斐德洛是代指精神崩溃前的作者。

六、你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读后感是怎样的?

看了第二遍后,对这本书的想表达的东西才算有了基本的了解,我认为这是一本适合多读的书,每次读完都会有更深的领悟。我是在纸质书上读的,感觉这类书适合用纸质书来读。

今年的春节假期又看了一遍这本书。第一次看是在2017年的春节,那次基本算看完,但看地很吃力,有好多地方没理解。对我好像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也许产生的影响我没有感受的到吧。有好多事情都应该是这样,事情发生后,我们没有什么感觉,然后这些影响会在以后的时间里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因为当时只是在我们的潜意识层面产生了影响,而潜意识是感觉不到的。也许以后我们也感觉不到,即使影响了我们的行为。被影响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因为我们很难会把这件事与之前那件事联系起来,也许那件事早已经忘记。

今年我再次看的时候,比第一次容易多了。有好几次都能够完全沉浸其中,一晃三四个小时过去了。这应该也是第一次阅读对现在的影响吧。

这本书讲述的是作者骑摩托车带着儿子从美国东部明尼苏达州出发横跨达科他州、蒙大拿州、爱达荷州、俄勒冈州到达西海岸的旅途故事。

这本书有两条叙事的线条,一条讲述作者一路看见的风景、聊天的内容、发生的事情。另外一条是作者对斐德洛的经历描写。两条线穿插叙述,彼此间有呼应。

这本书可以算作游记小说,但是又涉及到非常多的哲学内容,所以又可以称作哲学小说。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词是“良质”,整本书的核心也是围绕这个词来讨论。到底什么是“良质”,按照作者的话是,它是无法被定义的,就像我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谈”一样。按照作者最后的结论,“良质”是一切的源头,是古典与浪漫、理性科学与感性艺术的上一层级。

因为是一本游记小说,所以涉及到大量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的描写看上去很质朴,但是却不一样,因为有“良质”。以至于我在谷歌地图上使用街景功能查看了沿途的大量景观。我也因此爱上了美国西部风景。计划有时间去走一走那条路线。摘录一段描述旅途风景的文字:“我们尚未进入达科他州,但是辽阔的田野告诉我们近了。有些田野里种着亚麻,蓝色的花朵随风摇曳,远远望过去像是起伏的波浪。山丘的广袤也是少见的,视线所及除了大地就是高远的苍天。远处的农舍小到几乎消失在视线之外,一路行来,越来越觉得天地开阔起来。”

书名“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第一印象会让人误会,以为是关于怎么修理摩托车的应用技术类书籍。再仔细看看又会给人很奇怪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里面有个“禅”字,而“禅”与“摩托车维修”又是完全不相干的事物,可以说是两极的事物,这两类完全不相关的事物突然被组合在一起,就会违背人的认知习惯。所以看到书名会产生一种很奇怪的感受。其实这种感受的产生也印证了本书内讨论到的一个观点,理性科学与感性的艺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就被分开,导致两千多年来它们一直被分离,而产生的不好影响。其实这两种东西应该被合并起来,它们就是“良质”。

为什么好多人不能把工作做好?比如维修摩托车,因为他们是感性的,他们只看到表面的东西,油污、肮脏。而没有看到理性的一面,一个个组件,以及每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功能之间的逻辑。只有把古典与浪漫融合、感性与理性融合,把主观与客观融合,把自己与摩托车融合才可以把维修摩托车这件事做好。

关于摩托车,作者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我想你可以称之为个性,每一部摩托车都有它自己的个性,也可称之为你对这一部车子所有直觉的总和。这种个性常会改变,多会变得更糟,但常常也会变得出人意料地好,培养这种车子的个性正是维修保养的真正目的。新的车子就好像美丽的陌生人,按照他们所受的待遇,要不就很快会退化成别扭的人或是跛子,要不就变成健康、脾气好、长久的朋友,而我这部车虽然遭受过那些所谓师傅的毒手,但是似乎已经完全修复了,而且愈来愈不需要修理。”

关于上面这段话的理解,对于一部摩托车我们一般会认为它是无生命的,更不可能产生个性。但是作者却认为它会慢慢产生个性的。个性的产生是因主人与它之间的关系。我想摩托车的个性不只是我们主观的感受,也是客观的存在,因为别人也会对这辆摩托车产生与你类似的印象。然而我这样把摩托车的个性分为主观与客观的也是不对的。因为在它们之后是“良质”,而“良质”不是能够被这样分开的。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见类似的现象。比如你的有些衣服虽然买了好几年了,可是你却舍不得丢弃。每次你穿在身上总是感觉很舒坦、轻松。给你的这种感受就是衣服的个性,而这种个性不只是你的主观感受也不是客观存在,是“良质”。

我想到了有个词语“物我两忘”,形容工作的时候,因为投入进入了一种有效率的状态。还有一个词语“心流”,也叫进入状态。好多人也体会过这种工作状态,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状态。我想这些词语背后的东西就是这本书讨论的东西“良质”。

七、有哪些类似《黑客与画家》、《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哲学通俗读物?

《黑客与画家》不能算哲学读物,它跟《Coders at Work》或者《The Hard Thing About Hard Things》可以类比,同属于(计算机软件)行业造诣或者心得总结,你可以说里面有哲学,但这不是这些书的写作意图。亚马逊上面这些书属于 Computers & Technology / Software / Business & Management 的类别,当然给这样跨界的书分类比较困难,不过若走进比较正经的书店,看到这些书摆在这样类别的书架上面的话我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万里任禅游》(这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An Inquiry into Values》中文译本的名字)则是真的在讨论哲学,虽然你可以当小说来读,这种文体是所谓「哲学幻想(philosophical fiction)」,亚马逊把它分在 Politics & Social Sciences / Philosophy 这一类里,同样,我也会认同它出现在这类书的架上。

所以问题的答案就取决于你对两类「哲学」的偏好。前者属于技术哲学和管理哲学方向的思考总结,或者说大部分有自尊的哲学专业学生通常闭口不谈的市井哲学(这个描述没有贬义),并且通常会宣扬某种特定的价值观;而后者则是对于价值观、伦理学、心灵哲学、社会哲学、科学哲学的探讨,没有太多立场。

如果你喜欢前者,那么除去文首提及的两本,还有比如《Hackers: Heroes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这样的群英演义、《The Cathedral & the Bazaar》这样的福音书(这个描述也没有贬义);若愿意从编程这个自嗨的小圈子里跳出来的话,《Makers: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 Second Machine Age: Work,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n a Time of Brilliant Technologies》、《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这样的开眼读物,乃至《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这样的神作都应该对你的胃口。

而后者就很宽泛了…… 首推当然是《Shop Class as Soulcraft: An Inquiry into the Value of Work》,作者 Matthew Crawford,看标题好像跟《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 An Inquiry into Values》是姊妹篇一样,其内容是以修(摩托)车的生活为切入点来探讨工作和人生、思维和行动之间的关联,但色调比《ZAMM》要暖一些,毕竟 Pirsig 真的发过疯。其次 Pirsig 自己作为《ZAMM》后续的《Lila: An Inquiry into Morals》也值得一读,是对于 quality 探讨的后续和延伸,并且顺带有对于人类学的反思。另外如果对禅宗感兴趣,那比尔·波特《禅的行囊》(原著《Zen Baggage: A Pilgrimage to China》,译者是知乎上的

@Rhizome

)也可以算是「哲学」通俗读物吧……

注意:由于学院哲学界基本不会把这两类书籍的内容归纳为「哲学」,所以在喜欢学院哲学的人面前最好不要将这两本书归类为「哲学通俗读物」,说说《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之类就好。

八、《与神对话》和《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这两本书相比如何?

我没有看过,但我看禅这个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书,禅是和尚们妄想的东西试图说他们不干活,坐着想,以此脱离乞丐阶级。我知道神是什么。他无处不在,他是神奇,神妙也,众妙之门。自然看到一切你会觉得神奇,那就是他了,切记不要搞什么神棍。慈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九、禅的故事全集

<>

禅的故事全集

禅宗,作为佛教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修行方式,吸引了众多信徒和学者。禅宗的故事,无论是从古代传世的经典中还是从禅师们的口传中流传下来,都给人以深入思考和启迪灵感。以下是一些禅的故事的全集,希望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思考和启发。

故事一:寻找真相的行者

从前有一个行者,他一直追求寻找真相的道路。他去拜访了许多禅师和智者,希望能够得到真相的指引。然而,每次他问出一个问题,得到的回答都不尽相同,他感到非常困惑。

终于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个禅师非常有智慧,决定去拜访他。他向禅师请教:"大师,请告诉我,什么是真相?"禅师听了他的问题,微笑着说:"有什么问题比这更难回答呢?"

行者听了禅师的回答,恍然大悟。他意识到,真相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行和体悟才能够真正领悟。从那以后,他放下了对外界的疑问,专心修行,并在内心找到了真正的安宁。

故事二:禅师与红花

有一位禅师,他每天早上都会在花园中散步,欣赏花朵的美丽。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朵特别美丽的红花,心中感到非常欣喜。

禅师走近红花,准备摘下它欣赏。然而,他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我将摘下这朵花,花的美丽和香气就会逝去。我要如何能够欣赏花的美丽,又不破坏它的一切?"

禅师沉思片刻,然后微笑着离开了花园。他明白,美丽的事物是瞬息即逝的,只有内心的平静和觉知才是永恒的。他学会了欣赏花的美丽,又不贪恋和执着。

故事三:空杯的智慧

有一天,一个学者来拜访一位禅师。学者自以为博学多才,向禅师炫耀他的知识和智慧。然而,禅师只是静静地坐着,没有说一句话。

学者感到非常不满,他问禅师:"为什么你不回答我的问题?"禅师微笑着拿出一个杯子,倒满了水,然后将杯子递给学者。

学者看着水满溢的杯子,愤怒地说:"杯子已经装满了,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禅师缓缓地说:"正如这个杯子一样,如果你的心已经装满了自以为是的知识和智慧,又怎么能够接受新的真理呢?"

学者被禅师的话惊醒了,他明白到只有心空如大海,才能够接纳更多的智慧和真理。

故事四:打破固有观念

有一个学生向禅师请教:"禅师,请问狗子有佛性吗?"禅师看着学生,微笑着说:"如果你能够把这块石头变成金子,那么狗子就有佛性。"

学生听了禅师的回答,陷入沉思。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明白了禅师的意思。禅师通过这个问题告诉他,佛性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概念,而是每个众生都有潜在的可能性。

从那以后,学生明白了要打破自己的固有观念,超越对自我和他人的刻板印象,才能够真正领悟禅宗的智慧和教导。

结语

这是一些禅的故事,它们传递了深刻的禅宗思想和智慧。禅宗教导我们要超越固有的观念和执着,通过内心的觉知和开悟,寻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您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让我们一同走上禅宗修行的道路,寻找人生的真谛。

十、迷龙的口头禅全集?

迷龙的口头禅有很多。

1.削他!削他!上这儿装犊子来了2.连胜个屁呀,你爹给你起名时骂你呢!3.打过很多败仗!让东北老爷们死得烧纸钱都收不到!他他妈是汉奸!他就打这种仗!3.我整死你4.跟你们一伙还不如跟耗子认亲戚!5.瘪犊子玩意儿6.你看我怎么整死那瘪犊子玩意儿,我早晚把他整成扒猪脸子,中午就小鸡炖蘑菇7.这是他妈猪肉炖粉条吗?猪肉炖粉条不是这样做的……东北的猪肉炖粉条哪是这么做的?你们整这一锅子是他妈粉条子白菜汤啊!8.装犊子时间到了。9.妈的,当团长真好啊,杀个营长跟杀个鸡似的。10.他是个好人,他放个屁,我都跟他屁股后面吸11. 你要让我来啊!谁他妈不愿意来啊!哪个犊子才不愿意来啊!你们家的墙又高啊!四处搭炮台啊!就怕你爹用洋炮拍呀!12.迷龙逗雷宝儿,叫爸爸,雷宝儿:肥猪!迷龙:叫爸爸,雷宝儿:毛驴!13.东四省以后要他妈姓日了,你他妈就给我开不开!14.打你爹个尾巴仗15.你脸上生的是鸡眼吗?小眼晶晶,不安好心。16.有奶就是娘,我有奶,我就是娘!17.迷龙:“祝我万年好合。”烦了:“万年好合?沤煤炭啊!”18.你们听没听过我唱二人转?19.就那么翻着,一会儿找一母乌龟陪你。20.迷龙:我就不下去。师长:没人让你下去。迷龙:那我说啦。师长:没人不让你说……21.林译:我敢肯定,将会成为一道洪流迷龙:你啃你自己的腚吧,你打的22.第一集,要麻要和米龙开打前你个巴山猴子,看我把你弄成东北血肠迷龙经典动作1.抽下一根烦了的粉条在那干干的咬着,眼神里是那种对家乡的想念……2.一根大木棍搅和一锅的粉条前还要把棍子看一看,衣服上擦擦干净……3.追着汽车埋怨烦了他爹……4.一大“大碗”酒喝下去之后脸上满足的笑容……5.第一次听到雷宝叫“爸爸”时脸上的动容……6.众人将其扔下水在水里“干”呆着……7.第十一集中给克虏伯下跪……8.搬好家后在屋子里给哥几个下跪……9.吵到老婆睡觉的人下跪……10.找到兽医尸体,看着兽医“升天”的哭……11.把烦了扛在肩上,张开双手,一路飞奔并大喊:“你把住了,我带你去飞”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热点提要

网站地图 (共327个专题308327篇文章)

返回首页